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节 (第2/4页)
。 陆慎依旧平淡淡地,“云裳,你不用演戏了。” “演戏?” “什么平日宠惯了地?不都是你暗力营的人么?这些把戏你怎么总是玩不腻?” “哦。”云裳应了声,垂下眼眸去对付面前地饭菜。确实表演拙劣了点,不过也不都算演戏吧?起码亦陌监督她吃饭是真的啊。 屋内开始被沉默的气氛笼罩。云裳是专心致志地吃饭,陆慎却心不在焉,似乎有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终于,陆慎推开面前丝毫未动的碗筷,“云裳,你知道义父是怎样一个人么?” 义父?云裳抬起眼睫,投上关注目光;高远,还是高飞摇?前者寂寂无闻,后者声名赫赫……然而无论是寂寂,还是赫赫,都是一样的神秘,一样的无可捉摸…… “云裳,你知道师父是怎样一个人么……其实他老人家真正的名讳不是高远,而是高炯,字飞摇……” 高远?高炯?高飞摇? 云裳低低的合拢上眼帘,手心里的尖锐的指甲嵌进皮肤之下,刺得她神台一阵清明。 这时候,应该是摆出一幅哀伤的情绪来吧?陆慎一定认为自己是那个高炯的女儿,可是……唉,云裳叹气,她的这个身世的秘密真的不能暴露,即使最后要告知天下,也不能……是在眼下这个敏感的时期将这个消息曝光。 酝酿出一种悲伤的情绪之后,她才做好了继续往下听故事的准备。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剑百万师 这已经不知道是云裳第几次面对高炯高飞摇的生平了。在最近的调查中,云裳早已确认高远就是高飞摇,也,应该就是她的生父。那记载着高飞摇“事迹”的卷宗,都被云裳翻得稀烂,背得滚熟……只不同的是,这一次她面对的,并非陈列纸张上的对一个卖国jian贼的描述,而是在陆慎质朴又激情的叙说中一位肝胆英雄的重生。 高飞摇,曾经大凤朝第一将,正一品堪与内阁首辅比肩的武将最高衔,太尉;曾经光耀九州,曾经威扬天下,也曾经惨“死”在自己人的刀下,留下的只是万千骂名…… 在陆慎刻意压抑的讲述中,云裳早已泪零如雨。她和高远只见过一次面,对他的认识只停留在那慈爱的目光,那坚毅乐观的态度上;纵使知道他可能就是自己的生身之父,也曾为他的逝去鞠洒泪水和哀伤,却从未有过这样真切地从一个英雄的角度去理解和痛悼他的种种。 那个人,是她的父亲呢。 他的故事,是那样的波澜壮阔,又是那样的旖旎浪漫;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豪迈雄浑,也有“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潇洒风流;有“银鞍照白马”的飒爽,也有“簟卷碧牙床”的缱绻……然而最终,等待他地。竟是背叛和出卖,是一朝大厦倾覆下满门抄斩的凄惶,是十六载骨rou分离两不相认的断肠! “那时候我还不到十岁,跟在师父身边是为了学习武艺;然而想不到本来牢不可破的北方防线居然为人所卖,胡兵利用师父调去南边巡视的机会大举入侵,两日内直下三关三镇,进逼京都!”陆慎这样说的时候,神色是悲哀而愤怒的,他放在桌上的双拳紧紧握住,平日里明亮的眼眸此刻看起来也带了些赤色的光芒。恍如还是沉浸在十六年前地那场浩劫之中无法自拔。 “……那时候师父已经为朝廷所忌,虽然身为太尉,其实差不多算是架空了权柄,所谓巡南更不如说是一种变相的驱逐……那时候师父的军队已经被打散,留在他身边的,只有区区八千的亲卫军,然而师父收到苍浯国的胡兵入侵的消息还是千里回援,一面昼夜飞奔入戍京都,一面传令旧部部署反击……就这样师父赶到京城的时候,胡兵还只有汗王和最强悍的三王子率领了三万兵马孤军深入。其余八万大军则被师父临时布起的防线隔绝在了三关之外……” 云裳默默地听着陆慎的叙述,只不停地用绢帕拭泪,帕子已经完全湿透,而她地眸子却在水光中越发墨黑。透射出坚定的倔强的光。 “师父驰抵京郊之后,便以那八千亲卫与胡人最负盛名的三万铁骑相抗;可即使如此,师父也绝对没有让胡人占了便宜去……按师父地计划,只要他驻守京郊拖住胡兵精锐,其余几路勤王大军便不日可到。至此瓮中捉鳖,足可将胡王一举成擒!” 是的,若说当年的历史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倒是有几分可信,大凤朝虽说积弱已久,到底不是弹丸小国,怎么会短短几日之内便被突袭攻破?胡兵纵然悍勇,千里奔袭孤军深入,难道还能奢望着将一国之都就这么顺利地收入囊中? “其实当时胡兵也只希望速战速决,能攻破京城自然好。攻不破也该迅速回撤,本来就是抽冷子来一下的买卖,如何料想到自己反会被围困住?”陆慎叹口气,道:“勤王的五路大军有四路接到师父军令,配合围剿胡兵,师父地计划也几乎成功,破去敌兵主力。重伤三王子索木泰;胡兵士气全无。只剩下偷跑的念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