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5节 (第3/4页)
!” 果然如此。梁薪心中黯然叹道。他就知道那些士子的行为只会让赵佶下不来台,本来如果对赵佶旁敲侧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赵佶还真的可能会打消修建邀月楼的念头。但是现在士子们这样做,赵佶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着想也得将邀月楼修下去。 梁薪暗自翻白眼,心中对赵佶那句“几个区区士子无知妄言”很不以为然。那是“几个”区区士子吗?那分明是几千个“区区士子”好不好?你既然如此不在乎怎么不自己去解决,把我叫进宫来干嘛? 不过想归想,现实是梁薪还必须替赵佶出主意,解决眼前的问题。梁薪行了一礼道:“皇上,臣的三个应对之法各有优劣,所以臣才拿捏不稳。第一个方法就是杀一儆百,将士子之中的几个领头人物斩杀,然后再以刀兵逼走剩下的士子……” “这个方法不可行。”梁薪还没说完赵佶就首先否决了这个办法。“万一到时候镇压不成反而激起士子们的愤慨之心,届时事情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梁薪点点头,说了句“皇上圣明”过后开始说第二个方法:“臣的第二法叫做以毒攻毒,方法就是咱们再制造几起轰动的事件,然后制造舆论效果,让大家将热议的方向从邀月楼转移开去。这样一来宣德门外的士子们就会被遗忘,久而久之他们自觉无趣自然就会离开了。” 赵佶听过这个方法后微微颔首,认真思虑过后道:“这个方法不错,不就是见效时间太慢,并且短时间内又哪里会这么巧会有比邀月楼之事更令人注意的轰动事件呢。梁薪,你再说说你那第三个方法吧。” “第三个方法……”梁薪十分不愿意说出这第三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对于他本人来说实在是太具有伤害性了。不过眼下似乎这第三个办法却是最后的一个办法了。 梁薪说道:“皇上,臣的第三个应对之法叫做转移目标。具体的方法就是由臣出去激怒外面士子,承认修建邀月楼一事都是臣蛊惑皇上的。然后再说几句看不起士子们的话,这样这些士子们就会把目标集中到臣的身上,如此一来皇上自然可以脱身。” “这……”赵佶迟疑了。说实话他听过梁薪这办法后顿时觉得这第三个办法才是真正快速有效的办法,只不过他也知道这样对于梁薪的损伤实在太大,赵佶也怕自己万一点头答应会伤了梁薪的心。 就在赵佶迟疑的时候,赵佶的御前近侍突然进殿说道:“禀告皇上,宣德门外有三个士子体力不支昏倒了,不知是否着太医前去医治?” “医!赶紧叫太医去医治。”赵佶连忙说道。他很清楚,这事目前还只是跪谏。但要是出了人命,事情还会更加糟糕。 御前近侍应了一声后退下,赵佶知道情况紧急,于是也不再多想,抬起头便对梁薪说道:“梁薪,看来这一次朕只能委屈你了。” 事情既然已经定下来,梁薪也不再扭捏,当即跪地说道:“皇上言重了,替皇上分忧是微臣的职责,微臣对皇上忠心一片,绝对愿意为皇上赴汤蹈火。” 梁薪这一通马屁赵佶听后感动不已,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好!梁薪,你果然是朕的好臣子。朕能有你这样的臣子,真是幸甚啊。” “谢皇上夸奖。” 梁薪起身告退,然后转身走出文德殿。那背影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不过同时梁薪似乎又好像带着无穷无尽的战意一般。 ps:白天会有事,所以我熬通宵将今天的两更先码好上传了。希望看见的书友们念在老虎如此辛苦的份上不吝投上两张红票,收藏一下,老虎在此谢过了…… ☆、第九十章 舌战群儒,扭转一切 宣德门外。已经跪了两天的士子们精神都有些萎靡,文正逾写的那首诗他们从最开始每半个时辰念一次到现在已经几乎不再念。手中举着的那张纸也放在了地上,原本整齐跪着的队形如今也演变成了相互依靠盘膝而坐。 不过虽是如此,但是前来宣德门外的士子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梁薪在几名小太监的簇拥下来到宣德门前,几名小太监搬来几口木箱子为梁薪临时搭建了一个高台。梁薪站到台上蹲着看了看底下的士子摇头道:“无知酸儒,祸国殃民。” “你谁呀?竟然敢在此处乱放厥词。” “哦。我认识他,他就是当今忠义侯梁薪。哼!就是他迫害忠良,动不动就抄家罚没充公。国库有了银子他就蛊惑皇上修建邀月楼,要说起邀月楼之事他就是罪魁祸首。” “原来是他。这个祸国殃民的贼子!你……你滚下台来。” 梁薪抬了抬手,几名小太监立刻敲响锣鼓。叮叮哐哐一阵乱想之后梁薪站起身拂拂衣袖道:“没错。皇上修建邀月楼是本侯提议的,本侯的深谋远虑又岂是你们这群无知酸儒可以明了的,今ri本侯奉劝你们一句,赶紧滚回家去,不然后果自负。” “哼!贼子,你祸国殃民,蒙蔽圣听,蛊惑圣上,你罪该万死!”一名士子站起身指着梁薪骂道。 梁薪冷笑一声,淡淡说道:“你说我祸国殃民?那本侯就问问你,本侯自入仕以来孤身前往辽国收复燕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