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节 (第2/3页)
‘必然受挫’,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难道郎君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么?” 李曜微微一顿,忽然苦笑道:“我还真知道……而且不止五百年……尼玛!” 赵颖儿噗嗤一笑,忽然奇道:“尼玛是什么意思?” 李曜忽然意兴索然,懒洋洋地道:“尼玛,是吐蕃话里‘太阳’的意思。” 赵颖儿大为惊讶:“郎君还会吐蕃话?” 李曜窒了一窒,干咳一声:“那个……嗯,其实你家郎君我就会这么一句而已。” “那又为何?”赵颖儿一怔之下,马上醒悟:“哦,奴家知道了,因为郎君的大名便是此意,字也是此意,难怪,难怪。” 李曜愕然一愣,忽然在心里喊冤:“尼玛,老子这个是正阳,不是太阳,也不是日啊,我可不想被‘后人’天天挂在嘴上啊!” 正在此时,外面忽然响起一个恭恭敬敬地声音:“学生冯道,来给老师请安。” 第148章 师徒父女 李曜瞥了一眼门口,淡淡地道:“进来吧。” 外间的冯道再次整了整衣冠,走进来站到李曜面前长身一礼:“弟子见过师尊。” “平时说话,无须拘谨,称某老师即可。可道,听说你读书甚为用功,我心甚慰。”李曜面对冯道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表现得严肃起来,似乎有些担心自己教不好他,让他变得不像自己读史之后记忆中留下的那个可敬、可惜又可怜的长乐老。 这样的心情,李曜觉得委实难以言表。 冯道面对李曜,却是坦然,他对李曜,唯有尊敬而已,单纯,单一。 “老师夸赞,学生愧不敢当。老师当世大贤,学生若不兢兢业业,将来学业无成,岂有面目面对老师的栽培?” 李曜笑了笑:“韩文公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某既为尔师,亦当如是为之。授业、解惑二者,均在传道之后,是以为师今日暂且不提,且说传道。可道,某来问你,那日你言辞切切,要拜进某之门下,乃是欲学何道?” 冯道毫不犹豫道:“学生愿学老师君子之道。” 李曜问道:“那么,以你所见,何为君子之道?” 冯道微微一怔,思索片刻,答道:“司马牛曾如是问孔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其又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以学生以为,君子之道,在于时时警省吾心。” 李曜笑了笑,不置可否,却反问道:“某料你虽年幼,也当熟读《论语》久矣。圣人在《论语》区区两万多字之中,上百次提到‘君子’,若是如你这般归纳,只怕难以定论下来。” 冯道脸色一红,拱手低头,恭敬地道:“学生才疏学浅,正欲请教老师。” 李曜笑容更盛:“老师无法告诉你,孔子心目中的君子,究竟是何模样。” 冯道讶异万分,呆呆地看着李曜。 李曜却站起身来,对他道:“可道,你过来。”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床边,推开窗,一股寒风立刻吹了进来。赵颖儿连忙往炉火中又添了些新炭,然后好奇地看着李曜。 冯道茫然起身,跟着李曜过去。 李曜等他来到身边,才悠悠望着天上的阴云,道:“可道,你看那片云,像什么?” 冯道莫名其妙地望去,茫然道:“这……学生不知,或许……像一块帘幕,遮住了青天?” 李曜笑了笑,说道:“云卷云舒之际,难道不像夜色之中海上的浪涛?” 冯道迟疑一下,道:“老师法眼如炬,是学生看得差了。” 李曜摇头道:“你没有看得差,某也未必什么法眼如炬。” 冯道一愣。 李曜淡然道:“每个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原本未必一样,也不必一样。对于‘君子’,亦是如此。你不必也不应该因为某之看法与你有别而怀疑自己。你欲学君子之道,某只能教你某心中所想、日常所行的君子之道。” 冯道肃然一惊,忙道:“老师所行之道,学生倾佩之极,还要请教老师心中的君子之道。” 李曜微微点头,沉吟片刻,才缓缓道:“某心中的君子之道,概而言之只有两个字。” “哪两个字?”冯道下意识接口问道。 “有利。”李曜斩钉截铁地说道。 冯道睁大眼睛,颇有些不可置信:“有利?可是老师,圣人曰……” 李曜摆手打断他的话,淡淡地问:“你可是想到了‘见利忘义’这个词?” 冯道脸色涨红,却没辩驳。 李曜呵呵一笑,继续看着窗外,悠悠问道:“你可读过《周易》?” 冯道硬着脖子点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