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巨盗_第1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第2/4页)

兴的一拍手。“对,就这么办。只要有孙得功与胡菊花的jian情抓在咱们手上,还怕他不乖乖的听咱们的话吗!”

    余玉倩点点头。“这个胡菊花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应该会比那位皇上亲赐的女人好搞的多。咱们便先把她策反过来,让她暗中加入我们闻香教,再以她为饵,去钓孙得功这条大鱼。”

    就在余玉倩在广宁城里算计着孙得功的时候,俞仁也正在京城算计着他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熊廷弼。

    这一天,天气晴朗,熊廷弼照例来到离家不远的玉河垂钓。玉河虽然与运河相连,却已是运河的末端,此地地处城西,再往西去便是西北,而玉河也不再通达别的城池。因此,此地的玉河,并不见运河上那些往来穿梭的商船。

    熊廷弼自被罢官以后,便每日到此垂钓,以排遣心情。对于朝廷的罢撤,熊廷弼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坚信,无论什么人当政,都早晚要起用他熊廷弼。无论是东林党也好,浙党也罢。要挡住辽东女真人的进攻,他们只有来请他熊廷弼。

    这是熊廷弼的自信。因为他有这个资本。辽东自女真向大明宣战以来,唯一没有失城失地的时期,便是他任辽东经略的时期。这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事情。他也知道,无论是在朝的官员,还是在野的士林,对请他出山的呼声一直很高。

    可是他就是不肯出。熊廷弼是个拗脾气。当初杨渊伙同冯三元、姚宗文等将他诬告入狱。虽然后来因杨涟等人的力保,让他平安回到了家。可是这顶扣在头上的犯官的帽子却始终没有给他摘下来。

    如今他们想让他起复,却又不想给他摘帽子,熊廷弼当然不干。虽然他也很清楚,当初他那些被诬告的罪名已经由皇上亲自批点,要是改判,便等于是说皇上当初的判决错了。这样的事,当然没有哪位臣子敢做。

    可是熊廷弼就是不服。他并不是要让皇上向他低头,他只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所以,赵南星派门生上门来请,他拒绝了,叶向高派子侄上门,他也拒绝了。最后,连杨涟都亲自登门了。

    可是熊廷弼还是避而不见。

    袁应泰丢失沈阳、辽阳的消息,熊廷弼早已知道了。东林党与叶向高共推了一个王化贞任辽东巡抚坐镇广宁,他也知道。但那又怎么样呢!没有他老蛮子出马,一个小小的王化贞,就能守的住广宁吗?熊廷弼不信。

    虽然王化贞口号叫的好听,说什么,三面合击,一举荡平女真。可是熊廷弼太清楚了。他那只是空喊。他王化贞不按这口号办,那也还罢了。要是他真的按这个口号做,只怕他离战败身死就已经不远了。

    熊廷弼坚信,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还有人能够挡的住女真人疯狂的进攻,也就只有他了。

    所以,他在等。在等朝廷为他摘下那顶犯官的帽子。

    这一天,他依旧背着他的竹篓孤身来到他往常垂钓的地方。可是那儿已经有一位年轻人先人到了。

    熊廷弼微微有些诧异,他来这儿垂钓可有大半年了,之前从来也没见到有旁人,今天可还是第一次。

    熊廷弼放下小渔登,忍不住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此人二十三四,皮肤稍黑,面如皓月,一又眼睛坚定而有力。在他的身后,站着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此人穿着一身员外服,却长的其貌不扬,眼睛不时的东张西望,还闪着一丝的jian诈。

    熊廷弼先看到这名年轻人,心中暗暗称赞,可是再看到他身后的那名中年人,他的眉头又不由的皱了起来。

    他本想离此二人远一些下钩,可是少年的一句话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毛员外常走辽东,可曾见过女真的大汗?”

    那中年人摇了摇头,“我们这等小人物,哪里能够见到大汗,便是女真四大贝勒也不曾见过。不过,对于辽东的地形地貌,我倒是十分的了解。对于海上的航线也是清楚的很。

    我虽然不认识女真的大汗,也不认识他们的四大贝勒,但女真的贵族我也认识不少。生意方面俞先生倒不必担心。”

    熊廷弼听他二人谈到辽事,不由的暗暗心动,手下的木登便跟着放了下来。他假装无意的坐在河边,从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