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巨盗_第1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9节 (第3/3页)

两条船明显是战船,船上必有军队。如果自己可以说服他们的领队将军跟自己一起攻打旅顺,那这事可就好办的多了。

    要知道,虽然俞仁有把握从李肇基那儿借到一两千人。可是必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这一来一去,少说也要一个月。等李肇基派的人来了,只怕广宁早已失守,甚至女真人都打下山海关了。到那时,可就什么都晚了。

    想到这里,俞仁让人主动让开航道,将这两艘战舰迎上了小岛。

    等把这两艘战船迎上岸,俞仁才知道。这两条船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甲板上有多处被炮火打击的新痕。两条船上,有官军五百余人。各种战备武器都很齐全,而且装备精良。

    虽然俞仁他们主动表现出了善意,但这些官兵显然并不信任他们。

    见这些官兵大多衣甲湿透,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俞仁赶紧让人让出几间新搭的草棚出来。又让人帮他们拾取了不少木柴取暖。见他们上岸后很久都不煮食,俞仁便猜到他们一定已经没有吃的了。

    于是,他又命人取了些食物送过去。

    因为是商船,他们的船上本就备了许多的食物,加上到了皇城岛暂歇后,俞仁担心食物不足,又派人在渔村里跟那些渔民买了不少食物。眼下他们的食物十分丰富。

    直到此时,那些官兵才对俞仁他们露出一些感激。俞仁知道,要收买人心,便不能心急。眼下,他唯一的希望便落在这一批落难的大明官兵身上了。而这些官兵也不知是隶属于哪里,又执行的是什么任务,他们明显有很强的戒备心。

    所以俞仁很小心,虽然是施惠于人,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目的性。因为他还没有摸清这批官兵的情况。从这两艘战船受损的情况看,他们应该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

    次日辰后,一名六十上下的老者带着两名全身铠甲的军官来到俞仁的草棚。

    这老者穿着一身布衣,看上去并不太像是个军人。

    “感谢员外向我们慷慨解囊,帮我们度过了一个艰难的夜晚。”老者显的很热情。

    俞仁赶紧迎上去,“老将军客气了。同为大明子民,为我们的同胞们提供些帮助,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俞仁虽然在心中猜测,这位老者可能并不是他们带队的将军,但是为防出错,他还是很客气的称呼对方为将军。

    果然,俞仁的话还没讲完,那老者便赶紧道,“员外客气了。小人并不是什么将军。小老儿姓杨,本名叫杨得成,不过他们都叫我杨老头。

    我是毛将军请来的向导。因为毛将军有事,不能亲自来拜谢员外,便托小老儿与两位百户将军来向员外拜谢。”

    那两位军官听了这话,也都一起向俞仁点头。这两位百户身材高大,其中一位瘦脸、尖下巴,另一位圆脸、微胖。

    接着,杨老头又向俞仁一一介绍两位百户。那位瘦脸的叫马大成,圆脸的叫许有功。

    俞仁听了杨老头的介绍,口上跟着三人客套了一翻,心里却在想着,这位毛将军好大的架子,我在你们落难的时候给了你们这么大的帮助。虽然这些东西并不值多少钱。可是在这样物资严重匮乏的小岛上,那可是千斤难买啊!而你居然连来都不亲自来一下,只派了个向导和两名手下。

    “看来,这人有点不好搞啊!”俞仁在心中悄悄给这位毛将军做了这样的一个评判。

    不过,难搞也要搞。俞仁现在唯一的希望可都在这群官兵的身上了。如果不能说服他们跟自己一起去攻打旅顺,这辽东便有大危险了。甚至不只是辽东,整个大明都将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

    虽然俞仁心中有气,但为了大局,他还是不得不客气的接待了三人。几人客套了几句之后,俞仁便随口问了一句,“几位这是要去哪里啊?我看几位的船破损的有点严重,怕是不修复,已经出不了海了吧!”

    那老者听了,与一旁的两位百户对视了一眼。老者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不过马上便又被他的笑容所掩盖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进退之争

    “俞员外果然好眼力。我们这两条船是奉命出海巡航的,没想到却遇上了巨风。我们只好回航,准备回登州。不过,战船受损的倒不太严重,不修也是可以出海的。只是现在海风太大,我们想在这儿先避一避风,反正也不急着回去。”

    俞仁点点头,感觉这老者说的话有些言不由衷。心说,你们都快断粮了,还不急着回去?如果不是我让人接济你们,他们到现在怕都还饿着肚子呢!这也叫不急?

    不过,这话俞仁自然不会说出来,也没再多问。既然人家不愿说实话,那他再问也没什么用,反而只能让双方尴尬。

    接下来的两天里,海风明显在减小。俞仁的手下与那些官兵们都在抓紧修补受损的战船。

    同时,俞仁还派人到登州采购了一次食物。必竟,这小岛太小了,渔村里渔民们储存的那点食物根本不够他们现在六七百人消耗的,反正到登州也不远,风也小了,并无什么危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