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4节 (第4/5页)
上的人类至少有70亿,仅仅从中筛选出2亿左右,比率不到百分之三,只是这些沦为原始人的三倍而已。 但这并不奇怪,虽然对方处于文化断层,但这三十万人能被筛选出来,也不是没有缘故的。他们大都承担着文化技术传承的任务,虽然在炎星人的监视下,大量技术资料被销毁,但他们还是靠着世代口传的方式,将一些重要和关键的发展技术,以及文化思想硬记下来,这些人就是负责这些重任的,也无怪他们拥有较高的精神潜力。而地球上的70亿人口,实际上也是有一多半没有经受过良好教育培养的,真正有过良好教育的,数量并不多。 而现在的地球人类,新出生的那些,达到18岁成年界限的一共有三千万,而这些人都是经过了充分的教育,通过总结出来一些提高精神潜力普遍方法训练,经过精神潜力测试后,几乎全部超过了绿色基准线,普遍集中在蓝色之上,而达到紫色以上也有不少,但超过紫色的没有一个,可见最高层次的精神潜力,不是通过普通方法可以批量得到的,这就和中彩票类似。 现在绿星可居住的土地面积一共有三亿五千万平方公里,被划分成了三大区域,一块是人类的生态圈,有三千万平方公里,最高繁衍人数为一百亿人口。一块是重新划给绿星土著繁衍的土地,有六千万平方公里,刨去不适合建造居民点的地区,最高繁衍人口能够达到四百亿。剩下的大部分土地仍然归这里原来的统治者炎星人所有,不管他们是否是通过侵略的手段,剥夺了原本绿星人的土地,这对于李林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考虑到基础建设还要完全依赖他们,加上效率和实际用途,势必要尽量维持他们原来的工业圈和居民圈,只能先将一些空置地域划出来给另外两个文明种族。 好在这些炎星人喜欢高温地带,普遍集中在星球赤道周边,常年温度在70度左右,和地球人以及绿星人的居住地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冲突,而他们作为高度发达的文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已经到了平衡期,只是满足文明的正常传递而已,并没有数量上的绝对增长。 文明本身的确是不断扩张的,但组成文明的个体,在繁衍后代上,却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社会越发达,个体的待遇越高,各种享受以及成就耗费的时间就越多,抚育一个后代的成本就越高,这种情况就会决定个体不愿意多抚养后代,而愿意把时间投入到个体自身上面。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落后养不起人口的国家,出生率反而越高,越是营养过剩,出产众多的国家,反而人口出生率常年低下,人民生育意愿低。 这种由个体本身决定的因素,就导致文明的扩张会进入一种动态平衡期,个体的绝大部分基本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能源和物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激烈的冲突。 而最终,整个社会的发展源动力,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转化成对个体生命延长的迫切需求。个体的需求,才是整个文明进步的根源。为了满足温暖和安全的需要,人类发现了火,并且敢于利用它,为了更好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化肥出现了。而到了最后,为了个体生命的延长,得到更多的享受时间,人类从极少数有条件追求长生的个别现象,转化到普遍追求长寿的时代。 第四百零九章统治(中) 而炎星人这个族群也是如此,他们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文明延续的忧虑,发射的种子飞船可以承担起在最后关头的任务,而留在母星和绿星的上的族群,在一千多年中,主要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如何延长自己的个体寿命。 以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加上族群的优势,寿命已经得到了极大延长。 根据资料统计,平均寿命达到了七百多年,一千多年前的事情,对他们而言,也并不遥远。 而他们愿意屈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达成的协议中,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他们的平均寿命,而对每个炎星人而言,新出现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他们并不陌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而上面罗列的永恒帝国公民权力,以及义务,成长树,贡献度等概念,却让他们被迫投降后一直忐忑不安的心情得到了极大缓解,唯一让他们有些吃惊的是这种极端控制到个人的手段,在新的帝国中居然可以推行下去,这其中需要多大的实力,可想而知。但作为投降者,是没有资格拒绝这种统治手段的。 接受了这套个人管理系统之后,他们很快就了解到自己新归属的帝国许多情况。 帝国的最高目标就是追求文明个体的永恒存在,这是帝国发展和维系的唯一最终目的,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都要为了这个最高目标而存在。 看到这种目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了对方的追求之大,根本不会使用剥削和压榨己方这么初级的方式。一千多年对延长生命的探索,也让他们比起那些初级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