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节 (第6/6页)
始,必须要将其神念和剑韵的至刚之处尽数包裹在白莲之中,才算成功。 过了许久,碧水道人微微喘气,脸上和额头上面冒出了阵阵汗气,显然消耗法力甚多,而那幽水道人也只是比他好上少许,两人立刻掏出丹药服下,这些服下的丹药都是平日里辛辛苦苦积攒的,要用在最危急的战斗之中才会服用。毕竟能够快速恢复他们法力的丹药是非常宝贵的,是他们往日中花费了非常大的代价,从青木门中换取的。 这青木门乃是与他们濒临的另外一个门派,擅长冶炼草药,提取灵丹。又过了两天两夜,两位道人几乎是将自己随身丹药,那些可以及时补充法力的,消耗殆尽,才终于将这包含着神王神念,神剑剑韵的白莲化身炼制成功。 但这时之后,他们又要面临一个选择,该将这白莲化身投与何地,又与何时投胎转世。 “师兄,我幽水门内辖区千里,但是其中有国家三个,分别为天水、地水、人水三国,这天水之国,位于东,这地水之国位于中,这人水之国位于西,不知我等该将其投入那一国为好?”碧水道人顾不得休息,开口问道。 第六百七十七章借剑复生(三) 幽水道人沉吟片刻,“这天水之国民风朴实、纯厚,但却不利于其杀伐之气的养成;这地水之国为民风暴烈,却不利于王者、仁者之气的吸收;唯独这人水之国,这里的人狡猾多智慧,又欲望丛生,实在是一个磨练的好地方。多年以来,治乱循环从未中断,每次每十年之劫,总是人水之国先乱,但也是他们最先平乱成功。我们想要让这神王的神念,在炼成剑意的同时,恢复前世记忆,只能让其有足够的智慧,才能自行找到道路,我们是没有那个见识的,除去知道该如何赋予神念意识外,让其成为法宝器灵外,就一无所知了,还是只能靠其自己” “好,那师兄的意思就是将此白莲化身投放这人水之国里面,来锻炼其智慧谋略?” “没错,以愚兄的意思就是将这化身投入到人水之国之中。这人水之国先后灭国数十次,又先后兴国数十次,实在是一个混乱之地,但也正是如此,才能让这神念快速成型,一方面融合上古神王佩剑剑韵,来炼成人间之剑,成为其中剑灵,再一方面,借助这个过程,觉醒宿慧。” “那好吧,师弟就亲自走一遭,将其择一民家投入。让其饱暖世间世态炎凉,吸取这凡间民意心声,从而苏醒其神王之念头。这神王的念头能够散落,而且还不散失,又是如此之强,看来其执念之重非比寻常。虽然失去了意识,但如果有这些刺激,想必能够苏醒。”碧水道人应了下来,稍作收拾,便动身了。 他从幽水门下山而去,他驾着祥云一路飞行,直到西方人水之国处。只见此方地界处处草原丘陵,地上一群群的野马奔驰而过,间或还能看到一些羊群,那显然是有人在放牧。但如果就此认为这是一群游牧民族所居的地方,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碧水道人很清楚,这里的人都是在定居,他们之所以定居是因为幽水门的需要。很简单,如果这群人四处游荡,幽水门对他们统治便非常不方便,物资和人力都难以征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名弟子向师门贡献了一种办法,这种办法就是能够让这些原本是游牧之人变成定居的办法,凭借这个,这名弟子得到了师门的大力奖赏。所谓定居之法,便是这位弟子找到了一种牧草,它可以快速成长,又能够自行肥地,可谓是非常好的一种草料。一个万人的部落,需要周围三百万亩地的草场,就能够供养得起其放牧的牛羊马匹。 可见此草生长之旺,这三百万亩的草场可以轮流放牧,每十万亩为一块,可以供养牛羊。幽水道人也好,碧水道人也罢,他们所求的不过是让这些凡人更好地为自己的师门出力,所以他们不会让这些人随意迁徙,最简单的,会因为水草的问题,离开自己门派的辖区,那就缺少了人力。而许多工作,都要凡人去做,比如搜寻培养草药,就算是些下等的,也能广种薄收,至少比全靠弟子来干效率要高。 这碧水道人寻找的人家,要求非常富有,依着碧水道人的意思,倒是想让这神王神念的化身先经历一番疾苦,从而知晓更多事情。不过想到这世间贫寒之人,往往难以出头,因此选择的标准就改变了。 他和师兄两人又不是真心想培养这神王的神念,而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其目地并不单纯。他们只是指望这神王神念能更快的复生,苏醒前世记忆,恢复到原来的地位。至于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为这神王神念好,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了。 因此为了更快更好地让这神王的神念,能够修成正果,他特意选择了一家大富人家,让其投胎转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