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_第1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节 (第2/3页)

不知道是去祸害谁?!这群王八蛋,个个都像狼一样,根本闻不得rou腥气!听说发财机会,就会一窝蜂地往上扑!”

    “等将來赶走了小鬼子,我一定建议上面,及早剿了他们!”彭学文心里对马贼沒半点儿好感,皱着眉头,双目闪起两道寒光。

    “等赶走了小鬼子再说吧!”张松龄耸耸肩,对彭学文的说法不屑一顾。

    二人谈谈说说,转眼就到了镇子口。沿途中又接二连三遇到了好几波马贼,都是急匆匆地朝着北方赶路,仿佛接到了什么传说中的绿林令一般。

    策马进入镇内,眼前的景象瞬间一变。碧绿的草地消失了,代之的是一大片低矮的土坯房。狭窄的街道两侧,垃圾成堆,污水横流。饥肠辘辘的猫狗在路面上來回乱窜,逮到个死老鼠的尸体,便要争抢几番。打得四下里泥浆飞溅,到处都落满了黑色的斑点。

    这是个由出塞垦荒的百姓们自发形成的小镇,非常破败荒凉。已经日上三杆,街道两边却沒多少行人。临街的店铺也大多沒有开门营业,只有两三个卖早点的,手里拎着竹篮子,怯怯地凑到彭学文等人的身边,满眼祈求:“老客,买个窝头尝尝吧,又香又甜,吃一个能顶一上午!”

    “老玉米,刚出锅的老玉米!老客,您老买一个尝尝吧,只敢收您老俩个大子儿!”(注1)

    “柿饼子,柿饼子,带霜的柿饼子!”

    “大黄饼,大黄饼,解乏解饿!老客您保证在别处见不到这东西!”(注2)

    赶了整整一早晨的路,彭学文的肚子也着实觉得有些空了。跳下战马,掏出一把铜板丢到看起來最干净的一名小贩的篮子里,大声吩咐“六个窝头,六个玉米。多的就不用找了!”

    “谢大爷赏嘞!”卖玉米小贩答应着,掀开篮子上的湿布,用夹子检出六根玉米,拿草纸裹了,逐个递到“贵客”们面前。随即又从卖窝头的同行那里替彭学文等人买了六个窝头,也用草纸包了,恭恭敬敬捧了过去。

    时值仲秋,正是玉米成熟的时候。昨晚才从地里头掰下來的老玉米散发着特有的香气,令人咬上第一口,就无法停住牙齿。很快,一根老玉米落肚,带着几分期待的感觉,彭学文将窝头递到嘴边,刚刚咬了一小块,有股又苦又涩的味道便顺着喉咙直冲脑门。

    “呸,呸,呸!”接连吐了几大口,他都沒能把嘴里的苦涩味道吐干净,气得将才缺了一个小角的窝头往地上一丢,指着卖窝头的小贩儿脑门喝到:“你卖是是什么玩意?居然也该拿出來骗人?!”

    “窝,窝头!”小贩儿被吓得连连后退,手捂着篮子,低声狡辩,“三七面儿窝头,就是这种味道!您只是吃不习惯而已,不是……”(注3)

    “去你妈的三七面儿窝头,你当老子沒吃过三七面儿么?”齐志强也属于吃东西比较快的一类,握着个咬了一大口的窝头,冲着小贩子大骂。

    他原本就长了张棺材板面孔,发起怒來,更显得穷凶极恶。卖窝头的小贩子吓得连腿都软了,膝盖一弯,就跪在了地上,“老客饶命,老客饶命。真的是三七面的窝头,三分棒子面儿,另外三分,是,是橡子……..”(注4)

    橡子面儿产于山区,一般人家只是拿來喂猪。自觉受了欺骗的齐志强大怒,抄起马鞭就要给卖窝头的小贩儿一个教训。先前卖玉米给他们的小贩儿见状,赶紧上前几步,大声祈求,“老客,老客别生气,听,听我解释,听我解释一句。不是我们刻意欺骗您,是,是…..”

    迅速向左右看了看,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悲愤补充,“是镇上的高会长派人,用橡子面儿把白面都给收走了。说是奉了太君的命,节约细粮。谁要是敢再卖白面窝头,就拉到外边去打靶!”

    “你胡扯!”齐志强虽然不肯相信,手里的马鞭终究沒打下去,紧皱着眉头,继续喝斥,“少拿小鬼子说事儿,他们再霸道,也不能连饭都不让你们吃!”

    “真的,真的啊!”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