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_第2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节 (第3/4页)

但即使赔了本钱,也不至于影响到家族的生存。而万一这条长线做成了,对鲁城老张家来说,就是彻底改换了门庭。从此家里头出了个坐小轿车的,走到哪儿,跟哪个衙门的人说话,都不用再低三下四!

    想到弟弟功成名就之后给家族带来的好处,他的心就又激动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愈发自豪。今天凡是有弟弟出场的比赛,他都眼睛不眨地从头看到了尾。看到了当年那个胆子小的可怜,走路总喜欢扯着自己衣角的小家伙变成了一个一米八几,虎背熊腰,能跟入云龙在马背上交手,并且始终没落下风的英雄好汉,他就觉得自己这个哥哥当得特别有成就感。

    以前弟弟北平周围如何杀鬼子,在娘子关前怎么叱咤风云,他都只是粗略地听说了几嘴,没机会亲眼看到。而弟弟今天如何在比赛场中智计百出,如何受麾下弟兄和场下观众的拥戴,却是一丝不漏地被他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中。凭着这身本事和这颗聪明脑袋,老三怎么可能在人才匮乏的八路中混不出头来?!凭着这身本事和这份好人缘儿,老三怎么肯能轻易地就掉进险境?!草原上的战斗再激烈,也跟娘子关、台儿庄没法比。黑石游击队即便折腾得再欢,也不会被小鬼子当作重点打击对象。而只要不是以十倍的兵力四面围堵,在空旷无际的草原上,谁又可能逮得住红胡子和入云龙?!老三跟着他们一道,又哪有机会再经历娘子关前那种九死一生的惊险?!

    “张老哥,您真的在左旗王府里头有熟人?!”耳边传来一声谦卑的询问,将张寿龄散在四面八方的思维瞬间拉回了身体。愕然转头,他看到几张堆满讨好的面孔。是以前曾经在路上搭过伴儿的行脚商贩,算不上有多熟,但也不能完全装作不认识。在心里迅速斟酌了一下,张寿龄笑着点头,“噢!也不能算熟,以前我帮他们从口里带过货。你们也知道,那些蒙古人总喜欢提一些稀奇古怪的要求。我豁出去不赚钱帮他们带了些,所以就算认识了!”

    “张老哥就是有眼光!”围上来的商贩当中,一名年纪五十开外的老江湖,用力竖起大拇指,“我们这些眼窝子浅的,当年怎么就没想到结个善缘呢?现在想花高价从人家手里买点儿土产,都找不到合适门路!”

    “是啊!张老哥就是张老哥,做生意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身边六名的商贩中,至少有四个人年纪可以做张寿龄的爹,却一口一个老哥,叫得无比亲热。

    几粒汗珠从张寿龄额头上慢慢渗了出来,被头顶上的太阳照得晶晶发亮。先前顺口应付别人时,他可没想到自己随便说出的一句话,会给自己惹来这么多麻烦。俗话说得好,没事儿不叫哥,叫哥事儿一车。围过来套近乎的这些家伙,心里肯定打的是让自己帮忙弄雪花精盐或者浴盐的主意。可自己在这种时候,怎么能给老三添麻烦?要是让红胡子知道老三帮助他去疏通左旗王府的关系,今后又将怎么看老三和他这个哥哥?!真是的,刚才自己随便找个什么借口不好,偏偏吹大牛说认识左旗王府的梅林做什么?这下可好了,牛皮马上就要吹破了,看一会儿自己拿什么去缝?!

    第五章 赤子 (五 上)

    他在暗地里犹豫该不该给自家弟弟添麻烦,这个动作落在几名行脚商人眼中,则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大伙互相看了看,试探着商量道:“按道理,我们几个没脸张这个嘴,可这不是被逼得实在没办法了么?浴盐这东西就像一阵风般,从大城市一直刮到了我们那个穷乡僻壤。当地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知道此物产地是口外,硬塞了订金要我给他们带货,如果满足不了人家的要求,我们家传了三代的招牌就算彻底砸在我手里了!”

    “是啊,我们也知道,不能指望着这东西发财。就想淘弄个三盒四盒地撑撑门面。否则,别人家的店里都有货,唯独我们没有,这损失就可不只是几十块钱的事情了!”

    “张老哥您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实在不行,我们也不勉强您!”

    “是啊,老哥上下打点也需要破费。我们肯定不让您自己掏腰包,该上浮多少,您尽管说个具体数。只要能给我们匀几盒货就成!”

    听大伙说得可怜巴巴,隐藏在张寿龄血管内的江湖气立刻被激发了出来。再也不想自家弟弟的难处,把大手用力在身前一挥,沉声说道:“几位老哥这是什么话,大伙赚得都是辛苦钱,难道我还能从你们身上扒皮么?这样吧,我尽量去找那个蒙古梅林跟他央求,可如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