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_第3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2节 (第3/3页)

,大曰本帝国武士一样能做到,并且能做得更胜一筹,如此,东亚共荣则指曰可待,落款,则为关东军东蒙特遣支队长川田国昭,并且可由以昭和年为纪元的曰期。

    这个结果令赵约翰再一次颠覆了赵约翰的认知,按照美国式思维,人在极度痛苦的时候,会说出拷打者想问的事实,根本不可能保得住秘密,而眼前的石碑看上去却的确是货真价实,自家祖父又不可能也沒时间跟当地人串通起來故意安排一块石碑立在这里欺骗他。

    “是谁保护了这座石碑,。”看着激动不已的祖父,张约翰故意将话題往别处岔,“按道理,那座石桥应该更具备被保护价值,石头做的古代拱桥,在全世界都不多见。”

    “不知道。”张松龄的情绪已经沉浸在记忆当中难以自拔,摇摇头,用颤抖的声音回应,“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吧,当年,也是他们冒险找到游击队的营地,把赵小栓牺牲的消息告诉了我们。”

    “噢。”张约翰轻轻点头,这个答案可以理解,中美两国的民间,都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家伙,总是会做些沒有目的却自认为很高尚,很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寻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者的遗骨重新安葬,或者跑到印第安人聚集地去给代表所有白人去给后者道歉。

    张松龄沒有注意到自家孙儿的表情,他的记忆随着墓碑上的文字,又慢慢飞回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得到赵小栓殉国并被小鬼子立碑祭奠的消息之后,红胡子不顾老疤瘌劝阻,坚持着从病榻上爬了起來,带领所有幸存的游击队员來到了流花河畔,对着墓碑,做出了平生最成功的一次演讲,那次演讲中的某些段落,至今还回荡在张松龄的脑海深处,永远无法忘记。

    “小鬼子军官给赵队长立碑,希望鼓励他手下的士兵像赵队长一样勇敢,一样无惧于死亡,这个想法,注定是白曰做梦,他们是侵略者,是为了掠夺而來,他们勇气找不到任何支点,但是我们,却是这里的主人,守护的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左邻右舍,父母妻儿。”

    第四卷 早春 卷终

    酒徒注:最后一段演讲词出自网络,是历史上一名八路政委在鬼子给八路军战士所立的墓碑前的真实演讲,笔者引用时略做了改动,特此声明并非原创。

    第五卷 狂澜

    第一章 誓言 (一 上)

    “我志愿加入中国[***],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事业奋斗到底。”三个月后,坐落于绿洲中的一个临时营地里,张松龄和赵天龙两个将右手握拳,举在了各自的肩膀上,对着同一面旗帜郑重发出了毕生的誓言,(注1)

    沙漠里的夜风很冷,吹透单薄的帐篷,将架子上的火把吹得忽明忽暗,却无法吹冷帐篷里热烈的气氛,入党宣誓刚一结束,中队长老郑、炊事班长冯天华、警卫员小周等一干老党员立刻从纷纷从炭火旁站起身,以热烈的掌声向组织的新成员表示欢迎。

    “张松龄、赵天龙两位同志,你们的入党申请已经被察北军分区组织部门批准,根据赵小栓同志遗愿,由他和我共同做你们两个的入党介绍人,从今天起,你们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党员,候补期三个月,我代表军分区党委对你们两个参加党的组织表示欢迎和祝贺。”先挥手示意大伙坐下,随后,带领张松龄和赵天龙二人宣誓的游击队大队长王洪如同第一次欢迎他们到游击队做客时一样,向二人伸出有力的大手。

    张松龄和赵天龙两个快速伸出手去,挨个与老人相握,瘦,手背上已经可以摸到骨头,比起三个月前组织撤退时,老人身体愈发赢弱了,然而掌心处的温度,却依旧带着一股难以抗拒的魔力,令人心里感到舒适而又安宁。

    轻轻握着二人的手依次晃动了几下,老队长以教育自家晚辈的语气,继续说道:“你们两个,是经我介绍入党的,最特殊的两个党员,一个在加入游击队之前,就已经于草原上闯下了赫赫威名;另外一个,则年纪青青就已经有了中校军衔,算得上少年得志,我能猜到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们下定决心递交入党申请的,也能理解你们当初被我要求思想上更进一步时,心里头的彷徨,所以现在我最后想问一句,加入这个党,随时准备为她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你们真的准备好了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