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2节 (第2/4页)
第二碗酒,咱们爷俩一人一半儿。喝完了,再听我慢慢跟您唠叨!” 说罢,将酒洒了一半儿在空中,另外半碗一饮而尽。 六七十度的老白干儿一口气闷掉小半斤,纵使是入云龙,脸色也迅速被烧了个通红。抹了把脸上的泪,他又举起第三碗酒,如同红胡子正坐在自己对面般,认认真真地说道:“您老年纪大,我就不多劝了,这碗我就自己干,您老随意。” 说罢,又是一口闷下,碗中半滴酒水也没有剩。 跳动的火光中,入云龙的脸色红得像血,两只铜铃般的大眼睛却宛若星星一般明亮。只见他抓起酒坛,将里边剩下的所有酒水都倒进了碗中。憨厚地笑着向红胡子举了举,再度说道:“三碗酒敬完了,最后我跟您表个态。您老尽管放心地睡,咱们喇嘛沟游击队在您活着的时候上下一条心,在您老去后,也不会有孬种跳出来,违背您老的意思。您老把旗子交给了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再不争气,也绝不敢让这面旗子蒙羞。哪天我们这些不争气的也睡过去了,还有小郑、巴图和小徐,还有他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说到最后,不但他自己满脸是泪,周围的干部战士们也都已经泣不成声。大伙都想起王胡子平素对大伙的真诚,亦想起老人家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心愿。如果老人家还活着的话,肯定会因为游击队目前各项事务都举步维艰而感到难过。更不会容忍某些干部因为张松龄资历比他们差就对后者的命令敷衍拖沓,甚至放纵手下的战士们阳奉阴违。 人都有私心,但在某几个高大的身影面前,私心却如同春末时的残雪,很容易就被阳光照得无影无踪。当大家伙搀扶着步履已经有些蹒跚的赵天龙返回营地时,周围的气氛已经与前几天大相径庭。特别是一些曾经出于嫉妒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偷偷给张松龄制造过障碍的干部,此刻都表现的极为热情。非但主动出谋划策帮忙解决国际营的善后事务,还将前一段时间的始终拖着没有解决问题,主动给出了补救方案。仿佛突然间头脑就变得非常清楚了般,手脚也变得格外利落。 这些变化虽然细微,但是张松龄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心里约略感觉到有些苦涩,但旋即,就决定忘掉所有不愉快,把目光尽量放到更远的地方。红胡子临终前那个下午叮嘱他的话,当时听起来虽然凌乱而且啰嗦,随着时间的推移,却一点点显出清晰的脉络的具体的指向。老人家生前已经看到了许多人这辈子都不可能看到的事情,老人家把自己看到的和预测到的事情,都毫无保留给了他。老人家把这些留给他,不是希望他在处理游击队的内部矛盾时总是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是希望他能让头顶的红旗继续飘扬下去,直到照遍整个中国。 正在心中回忆着红胡子生气的诸多叮嘱,大队指挥部已经到了。赵天龙伸手推开门,不由分说将张松龄先推进去。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带着体温的小本子,大声说道:“你私下给我的十根金条,都被我卖到黑市上换现大洋了。本打算给红爷他老人家买根百年老参,后来交通员说红爷已经用不到了,就托一些江湖上的熟面孔收购了一批消炎粉、急救包和西药。剩下的钱数和具体开销账单都写在本子上,每一笔后都有小郑和我两个人的签字。” “金条!张胖子居然自己掏金条补贴游击队!”跟在后边的干部们闻听此言,心中俱是一愣。张松龄的家境比较宽裕,这一点,大伙都是知道的。并且还有人因此而私下怀疑过张松龄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而现在,他们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有多狭窄。一个对事业不够忠诚的人,会为这个事业倾尽所有么?要知道,这可是别人几辈子都积攒不起来的财富,他却悄无声息地拿出来给游击队买了能够救命的药品,连感谢都没想到换回一声。 “你给我看账本儿干什么?那里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钱!你师父留给你的那些老婆本儿,比我的只多不少!”张松龄却不肯贪他人之功,摇摇头,低声回应。 “既然捐给了游击队,就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你这个大队长,当然需要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