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9节 (第2/4页)
那些只懂得坐而论道的家伙,怎么可能是小方这种战场上打过滚的人的对手,三个打一个,还是被小方全撂翻了。然后贤达们就到边区政府去抗议,结果小方同志就挨了个警告处分,并且被勒令当众向挨打的那几个家伙赔礼道歉!” “噢,是这样!”苏醒惋惜地点头,“看来这位小方同志,个性不是一般的强。” “太喜欢较真儿,根本不分场合,没考虑后果!”副司令远张霁云也叹了口气,低声评价。不怪刘国梁不敢轻易将方国强安排到一线岗位,这种刚烈而又不知变通的性格,的确容易带来问题。像殴打社会贤达这件事,从道理上讲,双方肯定都有责任。问题是,延安边区政府,需要这些社会贤达给予舆论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这种情况下却依旧因为几句言语上的冒犯跟对方起了冲突,显然属于社会经验过于单薄,或者大局观方面有所欠缺。 “嗯!”苏醒再度轻轻点头,然后皱了皱眉,低声向刘国梁咨询,“你刚才说,他是去投笔从戎的路上,遭到汉jian的截杀,然后被咱们游击队收留的?具体在什么地方?同行的还有哪些人?你知道么?” “应该是在一个叫葫芦屿的地方,处于北平和保定府之间!”刘国梁想了想,低声回应。“证明人,好像没有了。据他自己书写的履历,当时他被打懵了,只顾着自己逃走。其他人什么情况一概不清楚!也根本不敢回头去看。那段时间好几支学生队伍都遭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少人死不瞑目。” “应该还有一个!”苏醒摇摇头,慢慢竖起一根手指。“只是小方自己不知道罢了!张松龄同志,也曾经跟我说起过同样的经历。他也是七七事变之后投笔从戎,也是在一个叫葫芦屿的地方被汉jian打散的,跟方国强同志一模一样!” 注1:冀热察挺进军,由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分和晋察冀军分区的游击队伍合编而成,总兵力在六万以上,战斗力很强。 注2: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7年正式命名。曾经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的中层干部。许世友,李先念,都曾在此接受培训。 第二章 横流 (十 中) 第二章横流(十中) “他们两个?你是说他们两个原来就认识?!”微微一愣之后,刘国梁的面孔立刻涨了个通红。最近一段时间几乎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紧盯黑石寨,他早就将张松龄的个人履历背了个滚瓜烂熟。在里边挑出了多处不合逻辑、没有见证人或者存在大段时间空白的地方,却丝毫没想到,把后者的履历跟其他人的履历对照一下,从中寻找巧合与支持。 “灯下黑,灯下黑,这一回,你刘国梁终于疏忽了一次!”副司令员张霁云敏锐地感觉到了刘国梁的尴尬,摇了摇头,用取笑的方式替他打圆场。 刘国梁听了,脸上愈发烫得厉害。也摇摇头,然后用手指点着自己的脑门儿说道,“老张,你就别臊我了!问题出在这里,我自己现在清楚得很。嗨!干了这么多年保卫工作,挑毛病的早就都挑成习惯了。我根本没想到过,信任别人,帮助他们把履历不完善地方补充清楚!还是老苏,视野就是比我宽,头脑也远比我要清醒。” “行了,我又没批评你,你主动做个什么反醒?!”司令员苏醒摆摆手,制止了刘国梁的自我批评,“我早就说过,你担负着整个军分区的保卫工作,待人严格一点儿,也是应该的。但前提是不要冤枉了自己的同志。这些话,咱们以后再说。现在先解决燃眉之急。既然方国强和张松龄原本就互相熟悉,他又是抗大毕业的高材生,我提议,把他派到黑石游击队去担任政委职务,你们两个以为如何?!” “我同意!”副司令员张霁云想都没想,立刻大声回应。在他看来,黑石游击大队政委这个职务,越早确定下来越好。毕竟张松龄本身不附和兼任的条件,并且两个最重要职位都让他兼了,也容易出现山头主义的趋向。 刘国梁的想法和张霁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