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9节 (第2/3页)
的各类产业重建工作,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政委说的这些都有道理!”张松龄点点头,迟疑着回应,“但是周黑碳的独立营能不能顶住川田大队的进攻,我没丝毫把握。你可能不了解,这支部队成立的时间非常短,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与北路军的其他单位,差距都相当大!” “在临来之前,我在军分区那边做过一些功课,对周黑碳独立营的情况多少知道一些。如果川田大队全力进攻的话,独立营肯定抵挡不住。”方国强微微一笑,低声回应,“但是,即便咱们游击队的全部主力都留守喇嘛沟,当川田大队倾巢而来时,恐怕也得先避其锋芒,再想方设法粉碎他的图谋吧!” 这话说得是事实,却有点不讲究方式。赵天龙一听,就有些急了,先前积累的好感迅速降低。“这不一样!”挥动着缠满绷带的胳膊,他大声反驳,“咱们主力部队在,至少能掩住着非战斗人员和周围的百姓从容转移。而寄希望于周黑子的独立营,万一情况发生变化,恐怕会被小鬼子打个措手不及!” “我没说完全寄希望于独立营,另外,在必要时,一些坛坛罐罐可以丢下。”方国强看了他一眼,说话的语气依旧四平八稳,“主力部队与九十三团配合作战,短时间内,弹药和补给都不会出现问题。新来的战士,也能迅速适应战场氛围。并且,通过收编改造俘虏的伪军,咱们还可以不断壮大队伍!” “哪能说丢下就丢下,你可知道为了咱们游击队这点儿家底儿,胖子他费了多大的力气?!再说了,粮草弹药都依靠九十三团供应,万一哪天人家不给了呢?!咱们还不得都活活饿死?!” “他们这样做,会令北路军成为众矢之的!”话头一下子又绕回了先前分析过的大局观方面,方国强多少有些不耐烦。将声音稍稍提高了些,再次重复。 “吃人家最短,拿人家手短!”赵天龙知道他说得完全在理,却依旧不高兴地强调。 张松龄不想这二人之间第一天碰面就出现矛盾,赶紧笑了笑,大声打圆场,“政委分析得很对,龙哥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我觉得吧,咱们最好平衡一下,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怎么个平衡法?”方国强和赵天龙立刻同时放弃了争执,将目光转向他,低声追问。 “跟九十三团合作的事情呢,今天就发电报向军分区请示。我估计军分区的反应会像方政委说得那样,全力支持并促成此次合作。”张松龄想了想,笑着回应,“然后咱们赶在出发之前,对老营的事情做个详细安排。一部分作坊暂时转到小王爷白音的名下,接受他的保护。另外一部分比较关键的,就搬到沙漠中的第二营地去。这样的话,即便将来跟九十三团的合作出现问题,咱们也不会完全受制于人!” “这个办法的确比较稳妥!”方国强略作沉吟,然后坦然表示赞同,“你是对的,咱们的确不该将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我先前有点过于掉以轻心了。咱们游击队名下的作坊很多么?都生产些什么东西?!” “非常多,并且在当地都是独一份儿!”没等张松龄回应,赵天龙抢先替他炫耀,“咱们作坊里产的毡子,是方圆几百里内最好的,连那些蒙古贵族都抢着买。还有香皂、肥皂、熟皮子,蜡烛,也都不愁销路。还有专门供应白音小王爷名下盐场的香草精,薄荷膏” 这些都是以游击队为主导建立起来的新兴产业,虽然规模都小得可怜,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周围百姓的谋生手段和生活品质,所以赵天龙一提起来,两只眼睛就开始放光。而政委方国强以前在冀中一带,虽然也接触过八路军的一些附属工厂和作坊。但是那些工厂与作坊都是单纯地为军工生产而存在,根本不涉及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当地的游击队凭借抄没汉jian财产jian和农民们的积极支持,也能维持政策运作与生存。所以短时间内,他根本无法理解张松龄和赵天龙两个对作坊的看重,更无法理解赵天龙为什么会以这些东西为荣?! 赵天龙却一点儿也没看到方国强眼睛里的困惑,继续大声补充,“要不是去年被小鬼子大肆破坏了一次,今年,光那些作坊的分红,就能养活整个游击队。并且说不定还能盈余一部分,用来购买战马和武器,扩充队伍规模!” “分红?!”方国强又愣了愣,眼睛里的迷茫更深。这个名字听起来好生别扭,难道游击队自己不从事生产,只管雇佣当地百姓,盘剥他们的劳动成果么?这样做 嘴巴张了张,他又强迫自己暂时先别忙着发表意见。临来之前军分区司令员苏醒反复叮嘱过,黑石游击队的情况特殊,他这个政委没有完全融入队伍之前,不准武断地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