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_第3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8节 (第1/4页)

    “德国佬是被日本的表面强大给蒙住了眼睛,另外,意大利在其中,也起了很多坏作用。”毕竟是掌管情报工作的,戴笠对国际政治方面,也丝毫不陌生,想都不想,便低声解释道:“德国和意大利在民国二十五年就签订了柏林罗马轴心条约,日本与德国、意大利之间,还有一个**同盟协定,今年年初,墨索里尼又在四下有说,想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正式结盟,共同组建柏林,,罗马,,东京条约,德国佬动心了,所以才背叛了咱们,去帮着日本鬼子要挟苏联。”

    “哦,这样。”蒋介石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国内和党内,对海外政局的变化,的确有点落伍,听完了戴笠的介绍,不觉有些头脑发晕,想了半晌,才低声说道:“那苏联人岂不是要腹背受敌了,,他们能扛得住么,如果苏援出现了变化,对咱们的抗战事业可是相当的不利。”

    “贺局长正在努力游说苏联的高层!”戴笠想了想,实话实说,“困难非常大,但并不是沒有希望,苏联人从自身考虑,也需要咱们帮忙牵制日本,如果咱们彻底战败了,我是说假设,那样日本人就可以集中全部力量进攻苏联的远东地区,德国人也可以从西线呼应,对苏联來说,局面将更加危险。”

    “那倒是。”蒋介石悄悄舒了一口气,低声附和,“你通过明面上的渠道提醒贺贵严一下,让他尽管给我打电话或者发电报,该花的活动经费要花,别省着,缺钱的话,我尽量帮他想办法筹措,无论如何都要把苏联人的援助维持下來,哪怕在其他方面多给苏联人一点儿甜头。”

    “卑职回去后就亲自去做。”戴笠站直身体,大声回应,“不过”

    “怎么了,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蒋介石立刻皱了下眉头,沉声命令,“能做主的,我都替你们做主。”

    “前一段时间,苏联方面建议,以易货贸易的形式,转让几家兵工厂的全套设备给咱们,贺局长也同意了,但是”

    “有人敢阻挠,,我杀了他。”蒋介石暴怒,眼睛里射出两道凛冽的寒光,抗战开始后,苏沪一带的兵工企业大半落入日寇之手,山西的枪炮工厂全都归属了日本人,导致国民革命军枪械弹药严重短缺,只能靠着海上走私和苏联援助來维持战争,如今苏联人送兵工厂上门了,居然有人还敢往外推,这不是在通敌还能是在干什么,抓到此人,枪毙一万次都不足惜。

    “不是阻挠。”戴笠愣了愣,赶紧大声补充,“是条件不准许,贺局长发回电报來找国内专家专门做了一个调研,发现咱们这边,眼下每年的钢材产量只有几千吨,黄铜基本上全靠回收废品重炼,即便引进了苏联人的兵工厂,也沒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苏联人的设备向來以庞大复杂著称,从引进到投产,至少得花费四、五年时间,完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注1: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原本就是由很多支反清力量联合而成,所以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孙中山先生亡故之后,各山头之间的争斗便愈演愈烈,动辄兵戎相向,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者之后,一直在努力整合国民党,但直到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兵临长江,国民党内部的自我整合依旧沒有完成,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依旧试图取而代之。

    注2:戴笠对蒋介石极为忠诚,蒋在早期,对戴笠也非常信任,但这种信任却无法维持到最后,抗战后期,蒋便发现戴的势力过于庞大,开始组织人手防微杜渐,可以说戴笠的之所以死得不明不白,与蒋对他的态度变化,不无关系。

    第一章 问情 (五 中)

    即便有人支援全套兵工设备,国民政府也凑不出足够的金属材料维持工厂的运转,这就是眼下的中华民国,这就是寄托着四万万五千万人最后的希望重庆政府,一时间,蒋介石感觉欲哭无泪,愣愣地看了戴笠半晌,才苦笑着说道:“真难为贺贵严了,相信他拿到那份调研报告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跟苏联人去说,唉,要是战争能再晚打两年就好了,至少能从德国人手里引进的那几座炼钢厂不会半途而废,唉,积贫积弱,积贫积弱,唉,那些德国佬,当年说得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