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尽处_第4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1节 (第2/4页)

下,主力部队至少扩充到四百人,民兵则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再另行决定。”

    “四百人,都是骑兵么。”张松龄被吓了一跳,追问的话脱口而出,黑石游击队在以前规模最庞大的时候,也就是两百出头,并且还要将后勤部门和各级军官全都加上,而方国强却打算在这个基础上翻一番,他难道会“撒豆成兵”的法术不成。

    “不可能是骑兵。”方国强笑着摇头,“骑兵就保持目前规模就足够了,再多了,马料供应就又成了问題,剩下的我打算全招步兵,用大车來运送辎重的骡马化步兵,这样,机动性方面,不会太拖骑兵的后腿,万一遇到硬仗,还能弥补纯骑兵部队防御能力不足的缺陷。”

    “嗯。”张松龄脑子有点跟不上趟了,方国强一下子塞过來的东西太多,让他根本來不及消化,此外,单一的骑兵部队,的确有着防御能力方面的欠缺,方国强的这些设想,的确规划到了关键点上。

    好像担心他不会同意,黑石游击队政委方国强理了一下思路,尽量放缓了语速补充,“本來应该先跟你商量之后,再做计划的,但是,我先前一直不确定军区领导会不会放你回來,第二,开春以來的种种迹象表明,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小鬼子无法在短期内以武力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已经开始逐步从前线往回抽调兵马,巩固后方,做长期对峙准备,你从冀中离开之后,那边的扫荡就一个接着一个,咱们黑石寨地区虽然不是鬼子的重点关注对象,可小日本的关东军和蒙疆驻屯军,也不会一直放任咱们像目前这样发展下去,在小鬼子的新一轮攻势发起之前,咱们必须做好充足准备。”

    第三章 天与地 (七 下)

    小鬼子被打急眼了,所以宁可减缓对重庆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也要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报复!对于这一点,张松龄丝毫不感到吃惊。早在百团大战的收尾阶段,形势就已经露出了端倪。由被占领区运往西南战场的军事物资大量减少,而与此同时,却有大批的鬼子一线精锐,乘着火车从华东、华南地区向华北运动。充实到各大城市与铁路枢纽当中,随时准备向八路军发起反扑。

    而在二十四团缴获的鬼子文件中,甚至还发现了“华北**势力迅速发展,不容轻视。如不及早采取对策,华北将成为中共天下。为此,华北方面军的讨伐重点,必须全面指向**”之类的文字,进一步表明小鬼子在骤然受到打击之后,急于找回场子的焦躁心情。(注1)张松龄惊诧的是,远在塞外的方国强,居然也能敏锐地察觉到寒流将至,并且不经任何人提醒,就能主动做出相应准备。这可不是一般的有远见,从某种程度上讲,方国强对于局势的洞察力,还在他这个游击大队长之上。如果换了张松龄自己在家留守,而方国强去参加百团大战的话,他绝对不敢保证自己能对未来局势做出同样的判断。

    只是在惊诧与佩服之余,方国强的说话方式,却让他感到隐隐有一点儿不舒服。特别是那句,“我先前一直不确定军区领导会不会放你回来”,仿佛只要张松龄不回来,黑石游击队就跟他没有了任何关系一般,处处透着一股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味道。

    “你提前做好准备是对的。”轻轻吐了口气,张松龄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太没心胸,“我也觉得,日本关东军不会一直对黑石寨这边的情况不闻不问。不过”

    稍稍顿了顿,他非常小心地提醒,“不过光凭咱们自己的力量,应对新的形势变化肯定会有困难。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团结的话,咱们还是尽量地把周围的蒙古贵族,还有傅作义部的独立营团结在一起。像原先那样彼此呼应,协同作战。”

    “团结肯定要团结,但是却不能一味地退让,甚至为了团结而放弃最基本的原则!”方国强立刻意识到张松龄的话似有所指,坦率地接口,“咱们就拿周黑碳的独立营来说吧,以前的确与游击队并肩战斗过很多次,甚至可以说是咱们游击队的大恩人。但是,恩情归恩情,咱们却不能因为他对咱们有恩,就任由其随意出入根据地,sao扰、祸害老百姓!更不能容忍他们”

    “周黑碳祸害老百姓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你们怎么没写信告诉我?!”张松龄心头立刻跳起一朵小火苗,皱着眉头追问。

    “他本人的确没有!”方国强轻轻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