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节 (第2/3页)
。她嫁过来没两天,栾良砚居然大好了,又过了半月,已经能下地背书,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 自此,栾母就对她爱屋及乌,百般疼惜,不仅好生细养着她,还总说她将来是要做官太太的,不能如寻常农妇般下地干活,糟蹋她那副衿贵漂亮的相貌。 午歇过后,炙热的气息稍有所收敛,栾家众人如往常般起床干活。 栾母对她和留下的大丫说:“看好平子,把猪圈收拾一下,还有前些日子积攒下的脏衣服,留着等我回来一块儿洗。” “我都记下了。”陶茱萸乖巧点头,一双漆黑眼眸清澈又明亮。 栾母望见她这副乖软样子面色缓和,随即想到什么,神情又变得迟疑忧心。 陶茱萸眨眨眼,明白栾母心中的顾虑和惦念,当下开口道:“您放心吧,省城那边一有信儿我就叫大丫去地头找你们。” “哎,哎……”栾母满面忧虑地颔首。 她扭头望了眼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土路,似乎在期望下一刻那头就会出现她日夜惦念的那个人。 只是满心期盼的身影并没有出现,蒸腾着热气的黄土路上依旧只有三三两两晒得黝黑的庄稼人。 栾母长叹一口气,转身出了门,栾家长子长媳和次子次媳跟在她身后一同离开。长子长媳都是老实忠厚之人,对她们点点头便扛着锄头出门了,但次媳,经过陶茱萸时,那上翻的白眼恨不能直接翻上天。 陶茱萸没有说什么,垂着眼眸默默往后退了一步。 所有人都离开后,大丫跟着她往回走,聊起一家子都在忧心的大事:“小婶儿,你说小叔什么时候回来呀?” 陶茱萸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大丫垂下头,神情失落:“小叔这都离开三个多月了,往常小叔一到地方就会给我们送信儿报平安,可是这次,小叔没有任何音信,乡试也没有任何消息。” 她咬着唇,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这几日她跟小姐妹在村中游玩,偶尔听到一耳朵,村中居然有人传言,小叔是落榜了不敢让家里头知道,遂才没有传信回来。 她听完只觉气愤又好笑,小叔不过十九年华,就已经是秀才,还是四年前就考中的秀才,称呼一句天人之姿亦不为过。别说此次科举还没有定数,就是真的没上榜,那又如何,小叔少年英才,再给他三年时间,定然能够上榜,届时小叔也不过二十二岁而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她曾听人念叨过一嘴,哦对,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不外如此! 陶茱萸也在思考栾良砚的事,作为他名义上的妻子,事实上,他们两个并不熟悉。当初栾良砚醒来后,一门心思便投入到半年后就要举行的乡试上,根本无暇顾及她,说来可笑,他估计连她名字是哪三个字都不知道,不过,她也不在乎就是了。 陶茱萸抿了抿唇,她只想逃离陶家安排的命运,守着和祖母的约定,好好过下半生。以及,看能不能找到她的生身父母。 她摸了摸大丫的发顶,“大人的事你就别cao心了。” 下午和大丫一起将屋子收拾齐整,又给猪喂了食,空档时还嘱咐顺平就在村子里玩耍,不许靠近河边,顺平是二嫂的独子,一个四岁稚童。 等到夕阳将落天际,天边晕染灿红色的晚霞,栾母一大家子才拖着一身疲惫从田间回来。 喝了几碗凉茶,休息片刻,栾母便吩咐大丫留家里准备晚饭,然后叫上陶茱萸,拎起攒了两盆子的脏衣服,起身去河边清洗。 白日燥热难耐,到了傍晚,反倒拂起阵阵清凉。 陶茱萸跟在栾母身后,乖巧地看栾母跟路过的每一个人亲切打招呼,乡下人热情,邻里邻外,都知根知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再者说,栾家现下可是上滦河村最出名的人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