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节 (第3/3页)
萸含笑地瞪了栾良砚一眼,“再说了,你娘子我现在可不是个任谁都能捏一把的包子。你看一下,还有没有什么缺的?” “带这些就够了,若是缺了什么,我到了江南可以再买。”栾良砚拉着陶茱萸坐了下来,“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事忘了说。” 陶茱萸见栾良砚一脸的严肃,连忙问道:“什么事儿?” “相公不在这段时间,你不许和纳兰笙见面。” 闻言,陶茱萸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是吃的哪门子的飞醋?” “相公不管,说了不许见就不许见。”栾良砚将陶茱萸拉到自己怀里,含糊不清地说道。 “相…相公……”陶茱萸红着脸按住了栾良砚的手,“现在还是白天,你……” “相公可要离开好一段日子,今儿你总该让相公肆意一回吧?”栾良砚手上动作不停,抬头挑眉笑道:“还是……不相信你相公我的能力?” 闻言,陶茱萸只觉脸上更臊得慌,但到底没再拒绝,反而软着身子,慢慢配合着栾良砚。 第44章 入府 搬入敬国公府 第二日一早, 栾良砚便将陶茱萸送到了敬国公府。 “已经到门口了,相公你就放心的去吧。”陶茱萸对着马车上的栾良砚,有些不舍地说道, “好, 你乖乖地呆在国公府,等相公给你带江南的土特产回来。”栾良砚深深地看了陶茱萸一眼, 而后才对驾着马车的文书说道:“走吧。” 见着马车已经消失在街那头,千央便对着还站在原地的陶茱萸说道:“大姑娘,我们进去吧。” “嗯。”陶茱萸沉闷地点了点头,才离开, 她便已经有些想念了。 陶茱萸虽然只带着琴音墨香两丫头,但带来的东西却不少,大大小小装满了七八口大箱子。 “奶奶不在家吗?”陶茱萸一边看着国公府的下人,将她的东西往后院搬着, 一边问道。 “一大早老祖宗便被太后召入宫了, ”千央笑着指了指前头的院子,“快到了, 大姑娘今后便住那儿。” 陶茱萸抬头看去,只见前面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院子, 两侧种着着不少翠竹,微风吹过,竹叶哗啦啦的响, 很有几分雅意。而院子里几棵海棠, 此时也开得正艳,火红一片,娇艳又喜庆。 院门口立着一块圆润的大理石,上面刻着“熹和苑”三个字。 千央见陶茱萸盯着石头上的字出神, 便有些伤感的说道:“这字是少公子题的。” “少公子?嬷嬷说的是我爹?”陶茱萸快速眨了几下眼,“字真好。” “不说这个了,您先进来瞧瞧,”千央笑着将陶茱萸引了进去,“这院儿离老祖宗住的地方最近,出门拐个弯儿就到了,最重要的是,这是大姑娘您小时候住的院子。” 闻言,陶茱萸顿时来了兴致,四下打量着,“真的?我倒是一点都不就得了,不过这里瞧着也不像是十几年没人住的样子啊?” “那是自然的,姑娘走失后,这院子可是日日都有人打扫。” 待进房后,千央指着跟在身后的几个丫鬟婆子说道:“这些人都是老祖宗给你安排的,有什么事儿,只管吩咐她们去做。” “好,倒是让奶奶费心了。”陶茱萸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从那些人身上一一滑过,果不其然,在里面瞧见了张妈的身影。 “这是你们的大姑娘,好生伺候着,旁的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是。” 瞧着底下人恭敬的态度,千央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对着张妈说道:“张妈,你随我去库房给姑娘挑几匹料子,让府里的绣娘给姑娘多做几套衣裳。” 待千央和张妈走后,屋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几个丫鬟婆子都悄悄打量着陶茱萸。 见状,陶茱萸笑道:“在我这儿,大家也不用太过拘谨,只一点,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先把自己的名字和负责的事儿都说一遍。” 为首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朝陶茱萸行礼道:“奴婢是音娘,负责姑娘饭食的,姑娘若是想吃什么了,便可吩咐音娘。” 站在音娘旁的是一个圆脸的小姑娘,她头也不敢抬的低声说道:“奴婢是春桃,负责修剪院子里的花枝和打扫院子。 “奴婢是夏槿,专门给姑娘跑腿用的,别看奴婢身量不高,走路可快了。”以另一个娇娇小小的年轻姑娘说道。 “奴婢是秋桂,专门负责姑娘房里的事情。”最后一个小丫头笑着说道,声音清脆,瞧着很是灵光的模样。 陶茱萸含笑瞧着站在面前的四人,又指着旁边说道:“这是跟着我的琴音和墨香,以后就麻烦大家多照顾点。” 墨香接到陶茱萸的示意,忙将一早便准备好的红包拿了出来,一人手里塞了一个,“这是我们夫人给大家准备的,日后就有劳姐妹们和我们一起伺候夫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