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明_第13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1/3页)

    一旁的饶余贝勒阿巴泰忍不住摇头苦笑,他虽然也是太祖努尔哈赤的血脉,且能征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由于是庶出,他并不得皇太极的信任,甚至,连别他小上十几、二十岁的多尔衮、多铎都封上了亲王,他仍然只是个贝勒,皇太极念他骁勇,便特意在前面加上了‘饶余’二字,以示恩宠!

    对于眼前这哥俩,阿巴泰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过,或许是自幼便受惯了冷眼,他早就想开了,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善意的对着多铎笑了笑。

    而一旁的英武郡王阿济格,他虽然与多尔衮、多铎是一母同胞,但他与后二人的关系却并不怎么和睦,阴沉着脸,点了点头便算是应称了过去!

    这时,远处几个哨探快马奔来,领头一人快速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回禀睿亲王,明军又有援军到来,大概有三千多人,看旗号,好像是由山东总兵倪宠亲自统领!”

    多尔衮点了点头,摆了摆手,示意哨探退下,转头对几个将领道:“看来,明军是要打算死守了啊!”

    “阿哥,他们死守又能怎样?待我大军精锐一出,他们还不是立刻就要灰飞烟灭!阿哥,我愿为先锋,为阿哥拿下此城!”想起阿哥答应自己的事,多铎便有些兴奋,一提马缰,快步来到阵前,对多尔衮请战道。

    “十五弟,不要心急!对这里,七哥有经验,且听听七哥怎么说?”多尔衮笑着对多铎摆了摆手,转头看向了一旁的阿巴泰。

    这倒不是多尔衮不想尽快攻城,只是,连同他自己的正白旗,随从的蒙古诸部,披甲人奴隶,包衣奴才,再加上朝鲜依附的新军,多尔衮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三万多一点,他自是不想轻易折损了人手!

    满清八旗虽然个个骁勇善战,武艺超群,但他们有个最大的弱点,那便是人数很少,甚至可以说是稀少,每死一个人,都会让这些将领们心痛不已!

    而此时,皇太极虽是壮年,但身体却并不是很好,隐隐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想起那个体重超过三百斤的大胖子,多尔衮心中忍不住泛起一丝寒意,对于皇太极,他真的有些无力!

    但对于那九五之尊之位,多尔衮却从未有一刻放弃过希望,甚至,他连做梦,都能梦到,他一脚踩在那个胖子的身上,夺回那个心动的女人,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

    梦想很完美,现实却太残忍!有些东西,便是多尔衮,这种不世枭雄,也有些无可奈何!

    “睿亲王,此城坚固,若是要强攻,怕是有些得不偿失啊!以奴才的经验,明军守城,还是有一定战力的!不过,此路不通,咱们还可以走别处嘛!”阿巴泰看着远处高处的城墙,缓缓道。

    “呵呵,饶余贝勒此言大善,正合我意!”多尔衮笑着点了点头。

    …………

    第192章 鼓掌之中!

    虽然多尔衮对防守森严的德州城并不是很感兴趣,但俗话说得好,‘贼不走空啊’,依照这些八旗兵的性子,既然来了,不‘顺’走点东西,这,这怎的能睡得着觉?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清军便开始对德州城发动了几波试探性的攻势!

    五六千名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德州北城门,另一路,则是绕过护城河,扑向了地势更为平坦的南门。

    此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眼下的清军,早就不是当初努尔哈赤时代,完全凭借着血勇作战,随着范文程、宁完我等汉臣的加入,清军已经渐渐摆脱了最初的部落制,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体制、制度,逐渐完善。

    近几年,皇太极接连征服了相邻的蒙古诸部,又将东面的朝鲜绑上了战车,留给清军的回旋余地也是越来越大!

    便如同眼下,清军看似攻势凶猛,实际上,这些兵力,不过只是一些披甲人奴隶和朝鲜依附的新军,不说真正的八旗兵,便是汉军八旗,多尔衮也并未压上战阵!

    但即便是如此,这些人,也已经足够山东巡抚颜继祖喝一壶的了!

    …………

    德州北门之上,颜继祖面无表情,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城下一望无际的清军大营,眉宇间的忧色再难遮掩!

    已经接连打退了清军的两波攻势,城头上到处都是鲜血,随着凄厉的北风呼啸而过,冰凉的血腥味仿似凝结在了空中,挥散不去!

    “大人,这些建奴好像并没有使劲全力啊!他们该不会是要耍些什么手段吧?”一旁的山东总兵倪宠刚刚从城墙边退回来,还未来得及擦拭掉脸上的血迹,急匆匆的奔到了颜继祖身边。

    颜继祖轻轻舒了一口长气,不由苦笑不止。

    他也是知兵之人,又怎的看不出清军的用意?但眼下形势比人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