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4节 (第3/3页)
铳的订单,他的压力,不由更为巨大! 依照刘如意眼下的财力和实力,他已经完全打通了莱芜那边的路子,上好的煤、铁,从来不缺,炉火也是绝对够旺! 但即便是高温烧制出来的精钢,也要由人力来打制铳管,这一来,难免会出现偏差! 尤其是,这些精钢,都要在极高的温度下打制铳管,很多工匠,纵使是手艺纯属无比,但在高温的影响下,也会不可避免的手抖,以至于铳管会有微微变形! 而若是按刘如意所言,直接以精钢模具,用水力的冲刷的方式来打制铳管,不仅效率大大提高,成功率也是得到了保障! 当然,刘如意对这些专业知识,毕竟是半调子,他只是提供后世的一些思路,其具体cao作,还是由蒋三郎的工匠坊来摸索、实践! 但刘如意还是小瞧了大明这个时代工匠们的智慧水准,在高薪和地位的诱惑下,仅仅用了不足半个月,蒋三郎便摸索出了一套最原始的模板装置! 便是将精钢融化成溶液,直接倾入到模具中,待到温度冷却到一定程度,再由水力冲刷定型,这一来,铳管的长度、薄厚都得到了控制,就算有所偏差,也可以由人工后来打磨,远远超过了原先全人工的效率! 而刘如意不时提出的一些小点子,往往可以令蒋三郎等人茅塞顿开,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摸索、实践,彩石镇终于完成了第一条流水线模式的鸟铳生产线! 刘如意大喜,当即加封蒋三郎为千户,赏银三千两!而工匠坊里的工匠们,也是人人都有封赏! 几乎在瞬间,工匠坊里工匠们都是大发横财,甚至,如蒋三郎这般收入,便是连那些常年征战在外的百户官,也比不得! 这不由使得彩石镇内人心大动,原来,匠户竟然也可以有这般高的收入地位! 这,这东西,又没风险,又不用上战场,完全就是凭借着手艺吃饭! 很多身体孱弱,不可能入选彩石军的军汉们,都纷纷动了心,毕竟,只靠庄稼吃饭,一辈子也别想富裕!例子就在眼前,他们纷纷请示刘如意,希望加入工匠坊,为将军效力! 对于这些人,刘如意也是一一点头应允! 毕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才是最合理的买卖嘛! 很快,彩石镇工匠坊掀起了热烈的‘大生产’运动,工匠们的积极性,瞬间得到了几倍提高,这倒是刘如意没有预想到的! 时光如梭,转眼已经进入了崇祯十二年的九月份。 襄阳城。 阁老杨嗣昌的官邸。 已经是深夜,但杨嗣昌却依然没有入睡,他身穿金丝蟒袍,有些蹒跚的立在一副巨大的大明地图跟前,久久没有任何动作! 若是刘如意在此,那定一眼便可以发现,这位大明第一权臣,他的两鬓之间,竟然已经生满了白发,仿似一位行将木就的老人,再也找不到当年在京师时,那番意气风发! 事实上,杨嗣昌已经五十出头,并有宿疾在身,而献贼复反,心腹爱将熊文灿下狱,这对他的打击极大! 无奈之下,杨嗣昌只得离开京师,亲自坐镇襄阳,指挥围剿献贼诸部流民军事宜! 但已经几个月过去,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在献贼‘以走致敌’的战术牵引下,几乎已经全面破产! 而最为关键的是,眼下,在他的手下,几乎没有可战之兵,没有忠心迎敌之将! 这……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弥漫在杨嗣昌心间! “报~~~~!阁老,献贼攻破了兴山,御史林铭球就义!”这时,一名亲兵走进屋内,向杨嗣昌禀报着最新战报! “什么?林铭球他,他……”杨嗣昌忍不住大惊,他一把抓住这亲兵的衣襟,大声质问道:“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猛如虎呢?左良玉呢?他们,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亲兵大气儿也不敢出,这些时日,阁老发怒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每一次得到献贼诸部的最新消息,阁老都要大骂一番! 他们这些亲兵也是无奈,只能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