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明_第2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4节 (第2/3页)

却是明白,陈新甲这种人都能看得出清军破绽,皇太极又怎的会看不明白?

    事实上,对于兵困锦州,皇太极可谓做足了准备!

    他令麾下清军分成两波,每一波,围城三个月,三个月一换,为的便是防止士兵疲惫和产生不良情绪!

    而且,锦州距离沈阳,不足一日兼程,粮草、物资的补给,比从江南、湖广调粮的明军,几乎要顺畅上万倍!

    皇太极耗得起,但崇祯皇帝,他又怎的能耗得起?

    加之此时,李自成在西北蠢蠢欲动,急于开始登上这个大舞台,崇祯皇帝怕是也寝食难安!

    再加上崇祯皇帝急功近利的性格,刘如意简直不敢再往下想~~~~~!

    “如意,这,这……”刘汉仪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双手都开始有些哆嗦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刘如意却是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来人,备马!我要火速前往京师!”

    “是!”

    几乎与刘如意的预料所差无几,此时,在紫禁城御书房,崇祯皇帝眉头紧皱,来回踱步不止!

    陕西李闯欲复起,已经同贺人龙、高杰一帮陕西军交战数次,各有胜负,但悲剧的是,若是紧紧这样,崇祯皇帝也不会这般担忧,但老天似乎都要和他作对,就从五月中开始,陕西、河南湖广北部,山西南部这一大片区域,降下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几年未见的流民大潮,重新又兴起了起来!

    据陕西巡抚丁启睿汇报,仅仅从五月中,到六月初的这段时间内,李闯部,便有不足五百人,迅速扩张到了近三万人,而且,正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即便如此,崇祯皇帝却是并未太将李闯放在心上,毕竟,李自成之流,不过就是一群泥腿子,最让崇祯皇帝担心的,却还是宁锦防线的危局!

    但崇祯皇帝也明白,李自成作乱,他想再从陕西、河南调兵,前往辽东,已经是不可能!

    眼下能用的,除却辽东本地兵,也只有蓟镇,京营,山西军,大同军,宣府军,以及刘如意的山东军!

    但即便把这些兵力全部加起来,与十余万如狼似虎的满清八旗精锐相比,就是人数上也多有不如!

    崇祯皇帝心中也是有些惊颤啊!

    不知从何时起,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的手下,已经几乎是无兵无将!

    不过,想起刘如意,崇祯皇帝的心中不由多了一丝安全感!

    毕竟,那个年轻人,几乎是百战百胜,崇祯皇帝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信心!

    有刘如意麾下犀利的彩石军,再加上新任蓟辽总督洪承畴的统筹大局,崇祯皇帝稍稍有些心安!

    只是,圣旨已经传下去几天,不知道他收到了没有!

    就在崇祯皇帝思虑间,门外却又内侍禀报,“启禀皇上,兵部尚书陈新甲求见!”

    第390章 刘如意的心机!

    ~

    陈新甲今年不足五十,他个头不高,身形有些削瘦,嘴角边两条长须修剪的整整齐齐,一双深陷入眼窝的眼睛,散发出精明的光芒!

    他是四川万寿人,万历末年举人出身,以举人身份直接入仕,就在崇祯十三年年初,他经过首辅杨嗣昌的举荐,出任大明兵部尚书!

    而这也使得他,成为自弘治年后,第一个以二甲身份,登上尚书宝座之人!

    不过,他与熊文灿、傅宗龙等前任相比,虽然在功名上,陈新甲比不上他们,但陈新甲却曾任宁前兵备佥事,在辽东有过扎实的底层工作经验,而后他又复任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宣大总督等等,算得上是崇祯一朝、为数不多的,有督兵经验的文臣,深得崇祯皇帝信任!

    “臣~~陈新甲,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走进御书房,陈新甲恭恭敬敬的对崇祯皇帝三跪九叩!

    “陈爱卿快快请起!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