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9节 (第1/3页)
王廷臣不由微微失笑,他端起酒碗,用力的灌了一大口,这才道:“刘兄弟,王朴兄弟,眼下这局面,情况并不是太妙啊!皇太极在锦州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六万人,却就是围而不攻,很是令人担忧啊!” 刘如意点了点头,未知的风险,才是最令人害怕的! 若是皇太极强硬的攻几次锦州城,辽东诸将,反倒是没有这般心虚,但他就是围而不攻,这,明显就有更深层次的用意了! “王大哥,洪督那边是什么意思?”刘如意定了定神,又问道。 “洪督?”王廷臣一愣,却是苦笑道:“洪督现在也是有口难言啊!刘兄弟,这里面的事情,想必你也清楚!锦州是祖大寿的地盘,而吴三桂,却是祖大寿的亲外甥,他已经连续请战多次了,可洪督碍于援军并没有到来,不敢冒这风险,一直未能应允!” 刘如意不由眉头微皱,‘这怕是才是洪承畴焦虑的最大原因吧?’ 眼下,洪承畴麾下,也就是曹变蛟、王廷臣和吴三桂的麾下,有些战力,其余的,大都是些和稀泥的角色,若是顺风仗,捡便宜,他们或许会大发神威,但若是眼下这般,他们却是军中最躁动不安的存在! 最为关键的是,此时关外明军的主力近八万人,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便占了四万多、近五万人,洪承畴不可能不优先考虑他的感受! 吴家,祖家,都是在辽东经营多年,他们的家财,他们的家奴,他们的势力,在这里盘根错节,可以说,吴、祖两家,更不容锦州有失,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切身利益! 只是,吴三桂这般急躁,怕是要正中皇太极的下怀啊! 第407章 祖大寿! 冰天雪地跪求订阅! 锦州城外,小凌河之畔。 原本平坦的河岸两侧,此时却布满了密密麻麻、旌旗招展的满清营寨! 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满清八旗精锐几乎尽出! 虽然身在锦州城内的祖大寿明白,皇太极之所以摆下这么大的阵势,更多的只是为了虚张声势,并没有这么多的实际兵力! 但形势比人强! 就算看破了皇太极的初衷,祖大寿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祖家虽然在辽东盘根多年,势力极大,关系网错综复杂,麾下战兵,也尽是当年袁崇焕留下来的百战精锐,但以一城之力,对抗一国之力,孰轻孰重,自然不用赘述! 锦州城头上,祖大寿一身戎装,负手而立,静静的看着不远处的清军营寨出神。 旁边,几十个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的亲卫,都躲到了十几步开外,噤若寒蝉,不敢出半点响动! 只有从渤海湾吹过的带有淡淡湿咸味道的海风,轻轻的拂过这位老帅已经有些斑白的头发!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作为大明最后的‘柱国’之名将,祖大寿也知道,虽然他一生戎马,经历的恶战无数,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他也曾顺顺利利的趟了过来,但这一刻,他却正处在他这一辈子,最关键的节点上! 战~!他没有丝毫把握,可以从容面对数十万满清八旗精锐! 降~!他也无法面对几乎以倾国之力,支持他的大明朝廷!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作为袁崇焕时代的扛鼎大将,祖大寿几乎接手了袁督留下来的所有精锐人马! 当年,己巳之变,袁督含恨下狱,朝不保夕,祖大寿曾毁山海关东逃,却因为袁崇焕的一封迷信,他又重新回到了最熟悉的锦州城! 袁督的往事已经随风轻去,祖大寿也并不好多做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他祖大寿,对于他祖家一门,大明朝廷,几乎可以说的上是仁至义尽! 从宁远大捷开始,祖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