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1节 (第1/3页)
吴三桂走了,刘如意却缓缓陷入了深思! 松锦战局,到了眼下的程度,已经进入了双方相持、拉锯的状态。 锦州城高墙厚,加之祖家几代经营多年,粮草充盈,军士善战,若皇太极不下死力,想攻下锦州城,绝非易事! 历史上,一直到崇祯十五年,松山城破后,祖大寿眼见明军大势已去,这才在极度被动的情况下,打开锦州城门,投降清军。 而此时的松山城,拥有能战之兵十余万,现在粮草的问题,也因为刘如意的努力,得到了缓解。 清军铺开了这么大的摊子,不论强攻锦州或是松山,就算可以取胜,也势必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这是皇太极和满蒙各勋贵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满清的军事势力,虽然在表面上看似强大无比,但实际上,除了正儿八经的女真八旗,剩下的,其实都是以部落联邦式,跟随在满清之后! 这些人,一旦顺风仗,有利可图还好,但一旦遭遇苦战,兵力伤亡超出了限度,必将会引发连锁反应! 因为,这已经不是当年萨尔浒、浑河、沈阳大战之时的场景了! 那时,清军处在明军的高度强压之下,不反抗,就得死,所以,清军各部,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 但到了眼下,满清立国已经近二十年,颇有家底,可以说现在是家大业大,但到了这种程度,很多事情,他们却并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果敢、决断了! 尤其是皇太极,他虽然雄才伟略,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息,但走的路多了,占下的地盘大了,各方面的隐患和不安,也随之而来! 蒙古各部、朝鲜、麾下汉军,包衣奴才,这些人,哪一类,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依照皇太极的才智,这些问题,刘如意能看得到,他绝不会看不到! 而且,他应该比刘如意看的更透彻,更清晰! 所以,刘如意可以断定,不到最后一刻,不到最后的紧要关头,皇太极绝对不会孤注一掷,与明军主力决战! 只是,眼下之局,满清方面,不论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尽是??尽是枭雄之才,对于满清的大局,只要有他们两人其中一个在,应该都能掌控,这一来,明军依然处于劣势! 而且,满清军力,主要以那些骁勇善战的女真人为底子,大框架上,比明军有稳定十倍! 反观明军方面,虽有十余万军力,但却分属九个总兵麾下! 就算刘如意可以拉拢曹变蛟,王廷臣,王朴,虎大威,杨国柱,但这些兵力,却是只有不足三分之一! 而杨国柱伤势十分严重,一直处于昏睡状态,宣府军上下六神无主,若一旦决战,这些兵力,怕是也难发挥什么作用! 最关键的是,吴三桂这边,就算刘如意已经表明了足够的善意和诚意,但依照他的性子,怕是也难真的出力啊! “呼~~~!”刘如意深深的吸了一口长气,事到如此,决不能再这般墨迹下去了! 否则,夜长梦多,一旦明军中真的有人再出了幺蛾子,到时再想扑灭,那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尤其是,若是万一有人想行那‘里应外合’之事,明军必然危矣! 刘如意紧紧咬住了牙,明军眼下最为难之局,不是兵力不够多,不是粮草补给,也不是战力不敌满清,而是人心! 九个总兵,却犹如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形成、聚汇起应有的战力! 这才是整个大明,最根子的危机本源啊! 脑海中的思绪逐渐沉淀下来,刘如意的目光里,却是露出一抹无法阻挡的狠厉与果决! 松锦之役!只可胜,万万不得败! 所有人,都必须绑在大明的战车上,才是唯一的生路! 谁要敢挡路,乱出幺蛾子! 不管他是谁,就算是洪承畴,刘如意也绝对不会允许,他再活在这个世上! 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让人颇为心烦意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