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4节 (第2/3页)
一万倾良田,则被刘如意,全部无偿的分给了洛阳城的穷苦百姓们! 这顿时让洛阳城的穷苦百姓们感恩戴德,纷纷视刘如意为再生父母。 也使得刘如意在洛阳城的威望,瞬间达到了顶峰。 不过,此时,刘如意却并没有时间享受洛阳城百姓的爱戴,与民同乐,因为,来自湖广的一份密报,使得刘如意原本稍稍放松的神经,瞬间又紧绷了起来! 这是湖广参将罗安邦发来的密报,崇祯十四年正月初,在襄阳附近,发现献贼主力踪迹! 但陕西总兵贺人龙,与平贼将军左良玉,因一己私利,两部在宜城附近发生械斗,已经造成数百人伤亡! 左良玉随调大军回援,贺人龙也不甘示弱,双方纠结重兵,在宜城对持,浑然不顾,献贼主力,已经悄悄对襄阳城伸出了獠牙…… ** 第563章 杀尽世间狼与豺! 左良玉与贺人龙之间的矛盾,可谓是由来已久。 自崇祯初年,中原流寇乱起之时,两人基本就是中原各地的‘常客’! 在那时,贺人龙麾下的秦军,战力要优于左良玉麾下的‘杂牌军’不少,说话底气自然也要硬上不少! 只是,风水轮流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良玉在中原‘越打越强’,麾下人马已过十万之众,贺人龙虽不说越打越弱,但他的实力,却几乎与当年未有太多的变化。 而就算是左良玉‘平贼将军’的头衔,杨嗣昌本来也是打算许给左良玉与贺人龙之间战功更多者,但到头来,迫于左良玉的威势,杨嗣昌不得不低头,将贺人龙暂且抛到了一边。 这也是两人之间矛盾恶化的根源! 不过,话说回来,贺人龙性子直爽,豪放不羁,带兵几乎只凭个人喜好,匪气太重,说的好听点,贺人龙这是有‘猛将’之风,但若说的直白点,那就是这人太‘楞’,不知如何妥协,更不知该如何变通! 但反观左良玉,虽然在麾下战兵的武勇方面,底子要比贺人龙弱上一些,但他极善于收买人心,几乎是‘生冷不忌’,就连刘如意当年出兵中原之时,也曾受到过左良玉的‘恩惠’,才得以官升济南城游击! 俗话说得好,‘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所谓‘细节处见真章!’ 在明末这个时代,流寇土匪简直多如牛毛,但朝廷在很多方面,却无法给予最直接的支持! 这也导致,许多小一点的官军势力、地主团练武装,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靠上‘大树’! 毕竟,在大树底下才能好乘凉! 但纵观此时湖广局势,杨嗣昌不过只是‘光杆司令’,麾下兵马少的可怜,纵有朝廷大义在,却根本无力改变分毫现实,只能是‘纸上谈兵,望洋兴叹’! 唯一有战力的,便只剩贺人龙和左良玉两部了! 但由于两人性格使然,也无怪乎湖广豪强,究竟会如何选择了! 此次宜城之‘闹剧’,事发起因也很简单! 贺人龙秦军本部,本来一直驻扎在陕西、河南、湖广交界地带的郧阳府一带,进可攻? ?退可守,几乎可以稳控西北大局,而左良玉的大军,则是驻扎在襄阳、武昌、江陵等繁华的‘大城市’,排布也算紧密! 若两边相安无事,倒也可以掌控湖广大局! 但军队这东西,每日人吃马嚼,纯粹的大规模消耗群体! 虽然有刘如意无偿支持的二十万两白银,但贺人龙秦军各部,也是接近一万人马,每日开销,绝对不是小数! 而朝廷方面,饷银迟迟无法到位,献贼主力,也几乎是‘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