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小美人_第17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2页 (第1/2页)

    毛思嘉完完全全就是按照他自己诗歌里的样子长的...是的诗歌,黄记者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擅长写诗。无论是中国传统的诗歌,还是现代诗,都写的不错。不过这个时候也没什么机会发表他那些清新婉约的诗篇,他只能记在自己的日记里。

    他最得意的一篇现代长诗标题是《女神》,他花了许多小节描述这位女神,就像屈原在他的诗歌里描述的美人那样。那位女神他原本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子,只是脑海里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概。

    而现在,毛思嘉出现了,于是他知道该是什么样子了。

    只是这样还不够,在之后的相处中,他一次比一次更喜欢这个女孩儿。不只是外貌,事实上,在最初之后,他就很少注意她的外貌了——毛思嘉佩服他的博学,实际上黄记者才惊讶于她的眼界呢!

    黄记者出身于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有名的大翻译家,现在有很多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译本,最出色的那一版就是他父亲做的。这个时候翻译作品可不是几十年后,准入门槛非常高!

    事实上,他父亲也确实是建国前就有留学背景的知识分子,学术水平相当高。

    至于他的母亲,本人是大学里教历史的教授。而往上追溯,传了几代的书香门第了!

    现在是不兴这些了,但是曾经的过往依旧会体现在家族的成员身上,所以黄记者才会看起来那么不一样。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一家人,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其他的亲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是能够随口讨论文学、音乐、美术,各种艺术。当然,科学方面的也可以,全都是高水平的。

    黄记者小时候并不知道这是难得的,因为他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等到更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了,他才隐隐约约意识到,大家是不一样的——后来,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没有坚持住这种不一样,但他却始终如一。

    现在看到毛思嘉,和他成长经历完全不一样的女孩儿,却可以跟上他的思路,甚至在某些方面分明比他更高明。这种感觉首先是挖到宝了,然后就是愉快!不管怎么说,有一个可以无碍交流的人总是令人愉快的。

    特别是他已经很久没有和人这么交流了。

    这更坚定了他想要追求毛思嘉的决心。

    “法国人的思路和英国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下了电车之后,毛思嘉给黄记者举例说明一个观点,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吗?”黄记者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大概是看错了,我以为有个熟人在那儿。”毛思嘉也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222 23:57:24~20200223 23:56:39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