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节 (第3/4页)
况,我算了一笔账,咱们当季时去找壮丁帮着看田地,像妹夫那十亩地,光收成时就得请六个人,一人一天就几十文,还要张罗大概五六天的一日三餐,地里的穗子又给他们捡去,好不容易收起来,托人帮着打谷脱粒又是一笔钱,再加上前三个月育苗插秧浇水的人工,没有三贯下不来,还欠下大笔人情,实在不划算。若是照我这个法子,给两成,也差不多是三贯,不光总额算的清楚,人情也可以免了,省的日后起纠纷、” “还省心了。”张铭忍不住就插话了。他也暗叹刘盛精明,确实,他那十亩地只收了十五贯,一分不多,连带给那几个来帮忙的工钱也全被他算中,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刘盛笑道:“是这个理!”他转头看向孙瑜,“如何?大舅子,你觉得怎么样?” 孙瑜一脸纠结样,倒让人觉得亲切起来,他摆摆手道:“听着大概不错,不过我得慎重些,毕竟胡氏陪嫁的收益到不了我手上,我们俩的花费却都在我自己那些地里,眼下她又要生孩子,接下来用钱只多不少,”他苦笑道:“你们大概不知道我那岳家,富归富,却促狭的很,我也不稀罕他家的钱,因此样样要计划好,唉,我又不及大妹夫精明,真真愁杀人。” 刘盛和张铭也不好接他话帮着骂他岳家,俩人就打起哈哈。刘盛见他说了这么一通,孙瑜仍旧瞻前顾后,心里虽然理解,但也不免有些失望。不过,张铭算是过来人,自然清楚用佃户的好处,他也清楚,大概像燕京和江南道那种地方,早就有佃户这种东西了,孙家村人多地少,信息闭塞,也难为刘盛独自想出来。他就开口说道:“我倒觉得可以试试,孙大刚那一群人我也接触了几回,是不错的。” 刘盛还道他是安慰自己,心下感怀,就说:“你才成家立业,不必贸贸然,仔细些也好。” 张铭笑道:“我还欠着你十两没还,另外还有小五家的那许多钱,这段日子想钱只怕不比你少,若是能凭你这方法省些功夫,何乐而不为呢?” 孙瑜也有心让张铭先试水,他再看汤下菜,就帮衬道:“二妹夫少年才俊,大概想的不差。” 刘盛笑道:“既然如此,过了初八,我再和妹夫合计吧。” 张铭倒了杯水,大喝一口,冲他点了点头,含糊道:“好的。” 临近傍晚,瑾娘和琳娘同赵氏叙完旧,从内室出来,赵氏这次做事倒是没偏颇,给了两人一人一个一般大小的银花生,就将她们并两个女婿送出门了。 张铭同以往一样,挽着琳娘的手回家,不过这回身后还跟着个青青。琳娘对张铭说道:“回去有话和你说。” 张铭回她个笑,“我也有话和你说呢。” ☆、第29章 胭脂 年初一晚上。琳娘和张铭一早就准备了新鲜rou类在家,回到家后,先把rou解冻切成薄片,又去自家后面菜地里拔了点萝卜和鸡毛菜,萝卜切薄片,鸡毛菜洗干净,加上辣酱和西红柿汁,这么一来,一套火锅料就准备好了。也是因为张铭如今的娱乐活动不比以往,他在吃的上面就想多下点苦功,就想起吃火锅了。 他们搬了一张中空的桌子放到院子里,底下架着小火炉,上面摆了只大铁盆,这样简易的火锅桌子就搭起来了。琳娘调味上的天赋一流,铁盆里煮着她隔夜就熬好的奶白色的大骨汤,加上新鲜的野山菌和香菇,张铭异想天开,还扯了几根张鉴送来的人参须须放在里面,香气足足飘了十里远,越发显得汤浓味美。有了这么一锅奢侈汤,张铭烫起里脊rou片和各种时蔬来就如杀鸡用牛刀,轻松愉快。 他们三个人吃饭,两个小的都腼腆,席间话少,张铭就看了看青青,犹豫了一番还是问道:“今天你见琢儿了吗?” 青青嘴里正嚼着根鸡毛菜,一听张铭问她话,咻的就坐直了,一口吞下嘴里东西,答道:“见了。” 她这样直白,张铭反倒不好意思再问下去,但他好奇心实在重,说起来这都是无聊惹的祸,他看琳娘也一脸好奇,连筷子都放下了,就接着问:“他说让你给他做手绢了,给他了?” “没,我手工差,做的不好看,他说不好看的不要,我就带回来准备重做了。”青青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团蓝色的丝绢。 “我看看。”琳娘也按捺不住,接过那团手绢,她摊开一看,上面绣了条金鱼,虽然针脚确实不太工整,但对于青青这个年纪来说,已经算的上是顶好了。孙琢虽然是她弟弟,但她为人平和端正,不是那种会护短的,就议论了一句:“这已经够好了,琢儿这人在想些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