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节 (第3/3页)
陈大人应该识得,同朝为官本不欲相执,若是大人执意为难舍妹令弟,季某却是不能旁观。” 他自是识得他,季淮,本是南边来的地方小吏,几个月间平了水患,一手锦绣文章,治世策论句句精辟,惊艳了京中官场,据说江首辅已属意其为下一任的江浙巡抚。这样的人物,他自然忌惮不已,一时讷讷不敢言。 音音瞧着陈林丧气样,痛快的很,垂下头轻笑。 她脚步匆匆,跟着沈慎出了陈府,还要跟着他二人上轿,却被季淮拉了一把,回头便见他的大哥哥笑的含蓄,提醒道:“莫再跟去了,给你二哥哥个机会。” “机会?什么机会?”音音眼神懵懂,转头问了句。 可看着季淮含蓄的笑,又瞥了眼二哥哥抱着大jiejie一副小心翼翼的珍重,不由恍然道:“我二哥哥他原来.可不能啊,他们是兄妹啊。” “兄妹?” 季淮曲起指敲了下音音的头:“一个是你的表姐,一个是你的堂哥,又无血缘牵绊,如何不可?” 这话说的在理,可音音总觉得他们几人一处长大,都是亲兄妹一般,如今第一次察觉这微妙,不免有点诧异。 她还没反应过来,却听季淮语调不明,低低道了句:“你我也无血缘。” 音音“啊?”了一声,看见季淮别过脸,不再看她,已往长街而去,只好急忙跟了上去。 这会子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照进巷子,澄黄一片。 两人都沉默下来,踩着夕阳的余韵慢慢往巷口走。自从上次顺和斋一别,又是许久未见,再见也不知何时,音音忽而有些不舍,抬头瞥了眼身侧温润如玉的男子。 可巷子终有尽头,音音在长街口上了车,从车窗里探出头,朝他摆了摆手,将要放下车帘,忽听男子声音郑重,道了句:“音音,等我一段时日。” 等他做什么她还未来得及问,马车嘚嘚,男子清俊的脸、挺拔的身姿便渐渐模糊在了夕阳里。 大jiejie这事了了,让音音再无牵挂。 她开始给江陈去信,并不言思念,只道今日夕阳很美;隔日膳房做了他最喜的桂花糖蒸栗粉糕;后日又看见匹云海纹蜀锦,觉得与他甚相配……林林总总的小事,一封封递了出去。 至十月初十,江陈那边终于有了动静,回了一封信笺,廖廖两句:“十月十五回,勿念。” 音音轻笑起来,她知道江陈向来是个守信的,出口的话还从未失言过,便转头对羌芜道:“羌芜,去给柳姑娘回个话,就说我这几日身子利索了些,愿陪她去普仁寺给老夫人祈福。” 第38章 跳江(一) 蒋老夫人是冬月的寿辰,柳韵十月份便打算去普仁寺抄几日经卷,为老夫人祈福增寿,哄的老夫人又是连连夸赞。 十月十二,柳韵携了音音去普仁寺,上山时刚下了场暮秋的雨,裹着萧萧的风,起了秋日寒凉。 羌芜有些瑟缩,跟音音歉疚道:“早知山上寒气如此重,该多给姑娘带几件厚衣裳的。” 音音只道无妨,陪着柳韵在偏殿抄了一日经卷,被安顿在了后院禅房。 禅房倒也宽阔,竹榻小几,干净清雅,只一点,窗棂似是有几分松动,呼呼往里钻风。 白日还不觉得什么,到了晚间,十月中旬的夜本就已下了霜,山上寒气更甚,夹杂着湿气,一股脑儿往里钻,让人受不住。 音音将披风裹在身上,嘱咐羌芜去寻个小沙弥来,好换间禅房。可那小沙弥却念了声阿弥陀佛,躬身道:“昨夜一场大雨,摧的后院禅房俱是窗扇松动,沈娘子这间已算是好的,实在无地方可换。” 羌芜气呼呼的回来,想着实在不行,寻点炭火来也好,却被音音止住了。 音音道:“不必跑这一趟了,定然是没有的。” 羌芜起先还不信,出去一趟才蔫蔫回来,丧气道:“那小沙弥说是这才十月份,寺里哪会预备炭火,实在寻不来。” 音音早料到了,这一趟陪着柳韵出来,定是不太平,倒也坦然,将带来的两件披风全裹在身上,俯在小几前看经卷,又嘱咐羌芜道:“羌芜,多裹几件衣服,待会就送膳食来了,用点热汤热水,这夜里也不算难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