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节 (第2/3页)
这顿饭吃的异常沉默,每每江陈欲言语,音音便要抬起眼,提醒道:“江大人,食不言寝不语。” 江陈扬了扬眉,想起以前在首辅府,他被政务占据心神,有时在餐桌上亦会若有所思,每每音音想同他说句话,他便会点点桌面。同她道一句:“食不言寝不语。” 如今倒好,她一字不落的还给他,偏他好几日未见她,此时分外想听听她的声音,竟是不能够。 他掩唇轻咳了声,拖过那碟炽烤醉虾,开始慢条斯理的剥虾。 修长的指利落又轻巧,很快堆了一碟虾子,他拿帕子拭干净手指,将那碟子端至音音面前,轻声道:“吃吧。” 说完又去剥松子,一脸甘之如饴的神色。 于劲神色微妙,有些看愣了去。 要知道他家主子爷最是怕麻烦,往常这些东西从不碰,更别说替旁人费这功夫。 他忽而想起从前沈姑娘在首辅府时,多是沈姑娘替大人布菜,如今倒好,真是完全反过来了。 音音不欲同江陈过多纠缠,很快用完,出了酒楼。 江陈亦随她出了酒楼,往清和坊而去,走到巷口,见小姑娘住了脚,蹙眉看他,脸上有些难为情的不耐。 他晓得,这定是又怕街坊们说闲话,要他离她远一些。 江陈太阳xue跳了跳,有些燥郁的难言,可也只能压着性子随她去了。待她进了家门,自己才慢慢踱进巷子。 他进了院门,抬手捏了捏鼻梁,无奈笑起来。 看来他必要早点娶她过门了,这样下去他怕是耐不住。 他唤于劲:“再去封信,催催京中的反应。” 说完一转头,发现那堵被推倒的院墙竟被堵上了,不由又无奈的扯了扯唇角。 也亏得他人高腿长,那院墙砌的又矮,抬头便能瞧见隔壁院里情形。 他看见音音的身影映在窗棂上,细细的飘摇,心中便软的一塌糊涂。 他眉眼间的冷厉尽数化开,抬手轻轻摩挲了下腰间的佩玉,那是江家传下来的羊脂玉,要交给当家大夫人,他想送到她面前,她会收的吧? 第54章 沈音音要定亲了?!…… 明日就是正月十五,音音十四这日便给学生放了假,打算午后赶去江陵,去季家过节,再后日,便是她与季淮大订的日子。 她一早起来,从支摘窗望出去,见隔壁院子沉寂一片,才松了口气,想来,那人已走了。 窗前的炕桌上摆了几件女孩儿衣裳,音音三两下收拾齐整,听对面正吃早茶的黄杏儿道:“先生,我不想回家,我怕一回去,我母亲又要打歪主意。” 音音便笑:“总不能一直躲在外面,明儿个团圆的日子,回家看看吧。” 杏儿搅着手中的帕子,抿了唇,不再言语。 “姑娘。” 阿素打帘进来,将手中竹篮往桌上一放,有些郁郁的难受:“我今儿看见阿奴了,瘦的一把骨头,跪在冷风里乞讨呢。” 阿素这几日一直惦记着城西的李记甜豆花,今儿个天不亮便寻了去,谁知竟撞上了小阿奴,一时吃豆花的心思都没了。 音音将手中粥碗一放,抬眼问:“阿奴她缘何至此?” 阿奴也不过十岁,比一般女孩儿要矮一头,平素背上总驮着幼弟,会默不作声摸进学堂旁听,怪不得年后便再未见到,原是出了事。 阿素想起今早见到的场景,一时有些沉默。城西多坊市,人来人往的嘈杂,杂居贫下之民,乞讨者多聚集于此。今早坊市还未开,她便远远瞧见墙角跪了一溜乞者,多是年幼的女孩儿,跪在烂泥地里,见了人便磕头,讨要一口吃食。 她叹了口气,闷闷道:“如今粮米这样贵,想来是家中过不下去了,便打发了女儿去讨要一口饭食,好供养家里的弟弟们。城西不止阿奴一个女孩儿,大多衣衫褴褛,被弃于路旁,靠乞讨寻一份活路。” 这世道一乱,女孩儿往往是最先被抛弃的,尤其闹的是饥|荒,模样不好的,连青楼都不收,只能丢在路边自生自灭。 音音心里钝钝的难受,默了片刻,转头对阿素道:“阿素,熬些粥米,我们去城西看看” “成。”能给那些孩子一口热饭,阿素欣慰的紧,又问:“姑娘,左右咱们年前囤了不少米,不若直接在城西架口锅,去施粥吧,” 也亏得她家姑娘有远见,年前便将银钱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