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1节 (第1/2页)
皇帝瞅了瞅才满月、才一点点大的小正正,哼了一声,“想的美!重担你来挑,休想虐待朕的乖孙子。” 把万里江山都放到小正正身上,不得把孩子压垮了?小正正挑重担,你和阿玖闲云野鹤,小十你做梦吧。 皇帝和皇太子讨价还价,他怀里的小正正张开嘴巴打了个呵欠,闭上眼睛,甜甜睡着了。 “看看朕的小正正,心多宽!祖父和父亲在说这般重大的事,他打个呵欠,睡着了!”皇帝乐呵呵。 他能听得懂么?才满月的孩子,他可能听得懂么?皇太子无语。 直到乳母小心翼翼的把小正正抱走,皇太子才算放下心,离开皇帝,回座。 孙子离开了,儿子也离开了,皇帝坐在宝座上,高高在上,却觉寂寞。 还是儿孙围绕膝前的感觉好啊。 官员们的宴席上,有不少人向裴阁老、裴二爷道喜,“恭喜恭喜,贵府的小外孙真是天人之姿。”裴家出了位太子妃,裴阁老和裴二爷屡次请辞皇帝却不准,父子两个还在朝中任要职,显然是信任有加。这样的裴家父子,谁不想结交呢? 裴阁老方正,一本正经的跟人讲起大道理,意思大概是:您恭喜我不大合适,那是皇太孙,是陛下的继承人,应该祝贺陛下才是。裴二爷谦和温恭,委婉的辞谢,表示自己不敢居功。 裴家父子半分不张扬,很低调。 这并不容易做到,要有很好的涵养和定力才可以。 杨首辅和裴阁老同席,对裴阁老格外客气周到。做为一名从政数十年的人,杨首辅很明白,裴阁老虽然请辞不准,可是他的仕途到此为止,不会再往上升。也就是说,他对自己这首辅形不成什么威胁。皇帝陛下器重裴阁老,可是,他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担任首辅,不会让太子妃的祖父成为文官当中第一人。 再受信任的外戚,究竟还是外戚。 内阁之中如今只有四人:杨首辅、余次辅、裴阁老、宋阁老。按理说,裴阁老的资历、能力比首辅和次辅都不差,甚至还要更强一些,可是他在内阁中的排名却始终靠后。因为这个,杨首辅和余次辅也一直和他表面友善,心中提防。直到裴阁老唯一的孙女被聘为太子妃,杨首辅和余次辅才开始松懈下来:裴锴成了外戚,陛下英明神武,哪会不防备外戚呢? 余次辅笑着向裴阁老敬酒,却没说什么“贵府小外孙”这一类的恭维话。余次辅心里这个感慨呀,裴锴资历比我强,能力比我强,连人缘儿都比我好,圣眷我更是比不上,可是这几年来我就是比他排名靠前。为什么?大概是圣上早就决定了和裴家联姻吧。 只有这一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 “可笑我从前还以为自己得天独厚。”余次辅想起自己曾经的自大,汗颜。 余次辅举目望去,见裴二爷正和一位中年官员温和的说着什么。那位中年官员穿着四品服饰,相貌俊雅不凡,和气度端凝的裴二爷一样,十分温文。“通政司倒是有两位人到中年的美男子,还都和皇家有亲。”余次辅看在眼里,微微笑了笑。 和裴二爷说着话的,是通政司的右通政靳严,隆庆大长公主的独子。靳家书香门第,靳言这大长公主之子并不是恩荫出仕,而是正经八百的科举出身:甲子科进士。 看着两位中年美男子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的谈话,余次辅虽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也觉赏心悦目。 “靳通政倒是可以接替裴通政使的职位。”余次辅忽然心中一动。 裴弭是皇太孙的外祖父,请辞是早晚的事。裴弭若请辞获批,通政使的职位空缺出来,当然要有人选补上。如此,靳通政岂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