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8节 (第2/3页)
众人的心里再次升起了希望,随后开始清点人数,这一战牺牲了六百余人。 黎耀楠沉默了一阵,让他们去收集尸体,一定要好生安葬,直到此时此刻他才明白,自己之前的打算,有多么的想当然,战场不是儿戏,更不是可以用来角逐的地方,幸好,幸好他提前做了准备,也幸好他确实为民着想。否则心理这一关,他怕自己过不去,那么多的人命和鲜血,只为了总督的一己之私,当真可恨。 严校尉的很快带着人马回来,两千余人士兵,只剩下一千五百余人,全部衣衫褴褛伤横累累。 黎耀楠形容不出自己的心情,所有人一阵静默。 南泉百姓感动的哭了,急忙拿出伤药给他们包扎,口中碎碎念着他们的英勇事迹。 也有百姓失去亲人,当场大哭起来,只是他们依然坚定的感谢,感谢士兵们保卫的家园,很自豪地告诉大家,他的儿子(夫君)是为了保护南泉才牺牲。 士兵缓缓笑了,突然觉得一切很值。 黎耀楠让他们快去休息,随后便去看了伤员,他记得如果不是小梁为他挡了一下,自己一定不能安全的站着。 ☆、第113章 随后两天,黎耀楠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带着张小舟等人学习兵书。 第三天的中午,林致远的人马姗姗来迟,南泉百姓高兴的欢呼起来,也有人激动的喜极而泣,大街上热热闹闹挤满了人,军队路过的地方总能感受到百姓的热情。 “大哥!”黎耀楠率先迎了上去。 林致远翻身下马,指着后面两名身穿盔甲的将士,介绍道:“这两位是王参将和李都司。” “见过两位大人。“黎耀楠拱手行礼,杨县令和严校尉紧随其后:“见过三位大人。” 几人寒暄了几句,安顿好旗下三万士兵,黎耀楠很快告诉了他们南泉当前的形势,敌军上次元气大伤,尽管被他们击退,但是谎言肯定会被戳穿,之所以没有动作,他怀疑敌方的后继人马即将到来。 王参将脸色不好,没想到敌方竟然还有人马。 林致远似是了解他的想法,淡淡道:“东南军随后就到,日前我和师兄通了信,大人不必忧心。” 王参将面色稍缓,冠冕堂皇地说道:“林都司说得哪里话,本官乃朝廷将士,定会竭尽所能挽救南泉百姓。” 好一番大仁大义的话语,黎耀楠微微垂下眼帘,眼角的余光仔细观察着他们的神色。 林致远不以为意,能把王参将哄来不容易,否则也不会耽误这么久,嘴上笑着奉承道:“大人高义,下官钦佩。” 李都司不慌不忙地接口道:“咱们带来的人马虽然不多,但是末将以为定然可以抵抗至援军到来。” 王参将哈哈大笑,心中添加了几分底气:“李都司所言极是。” 黎耀楠脑子转了几个弯,心中隐约有些明了,李都司应当是自愿前来,王参将则是被大哥忽悠。 不过,不管他心里怎么想,既然来了南泉,王参将便没有任何退路,要不然总督那边肯定不好交代,所以他只能一条道路走到黑。 黎耀楠勾了勾唇角,是人就会有私心,他不信王参将不想往上爬,否则只凭他贪生怕死的神态,又哪会轻易被策反。 林致远面不改色,几人说了一会话儿,他便要求去城墙看看,如今敌方后继人马尚未到来,他们或许可以主动出击。 王参将思索了片刻,赞同了他的提议。 李都司自然毫无意义,富贵险中求,援军赶到之前,如果没有他们什么事,那岂不是既得罪了总督又没捞到好处,敌军现在元气大伤,正是趁火打劫的时候,心里对林都司的弟夫大为惊异,没想到此人竟然凭一己之力挽救了南泉的危局,确实是个人才。 “黎大人请。”李都司笑着说道,文将和武官牵扯不大,黎耀楠挡不了他们的路,聪明人只会交好,想必这次云南的战况传入御前,黎大人定会前途不可限量。 “几位大人请?”黎耀楠走在前面给他们带路,上了城墙之后,看见深深的壕沟与战火的痕迹,林致远只在心中感叹,弟弟还真是嫁对了人,以他的眼光来看,换了任何一位朝廷将领,恐怕也不会比弟夫做得更好。 几人稍一商议,很快定下攻打策略,黎耀楠彻底松了口气,很爽快地退居二线,他的主要职务是文官,总不能抢了人家立功的机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也是他在信中让大哥多带些人马过来的用意。 林致远手下的士兵太少,保不住南泉只是其一,其二则是枪打出头鸟,总督没有下令,他们却带兵前来,尽管立了功,但是他们违抗军令是实事,现在看不出弊端,等到几年以后种种坏处就会显露出来,没有哪个上位者会喜欢自作主张的将领,这是调兵遣将的大忌。王参将作为大哥和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