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 (第6/7页)
个钓饵,再层层加钱。史莹琪付了所有的费用。 二人乘中巴车返回时,时已黄昏。车驶过一条灯光通明的大街,史莹琪说: “夏坤,知道这是什么街么?这是42街,是红灯区。甘家煌就常来这里……” 车很快就驶过去了,夏坤也并没有看出什么特别来。 “中国驻纽约领事馆就在这条街上。” “真的!”夏坤说,“出国前,一位朋友还给我写了张条子,说是有什么困难可以到这领事馆找他一个熟人,也许可以帮帮忙。我问章晓春,她说听别人讲好像在98街的黑人区,还说,中国属第三世界国家,当时支援黑人运动,所以修在了那儿。” 史莹琪听着,直笑。 下了车,史莹琪领夏坤去唐人街一家湖南餐馆吃饭。夏坤点的都是有辣椒的菜。边吃边笑说: “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湖南菜辣得可以!” 史莹琪笑道:“你真会说。” 吃罢饭,史莹琪又领了夏坤去转街景。 入夜。二人到了美国金融大老板们云集的华灯如瀑的华尔街,夏坤觉得走在了楼房林里。他仰视这些楼林,心想,不说是美国很讲究环境保护很讲究城市规划么,可这街也不宽,房子老高老密。自己那医院要加高楼层,当时的规划部门要求楼高不能超过临街的街宽,则想修高也不能修高。可是,现今重庆也有几十层高的高楼了。市中心还曾说要修建亚洲第一的百层大楼。人们要限制一件事情要办成一件事情,总会引经据典出种种充足的理由来。手段是目的制造出来的。 “怎么样,夏坤,纽约的夜景如何?” “beautiful.美!”夏坤说,“不过,山城重庆的夜景更有另一种诱人的魅力。” 夏坤说时,看见一个穿西装的一副绅士风度的男人坐在街边,他没有双腿,身前放有一个塑料杯子,杯子内扔有一些硬币。夏坤从衣兜内掏出枚硬币,扔进塑料杯里。 那男人朝他礼貌友好地笑,竟用汉语说:“感谢!” 走过之后,夏坤说:“他还会讲中文。” 史莹琪说:“在纽约,有会讲中国话的美国人,也有不会讲英语却在这儿生活了数十年的中国人。” 夏坤点头。 “夏坤,不劳动者不得食,你给那人钱,他的劳动是什么?” “他么,我想,凭他那迎风顶日的坐功,凭他那副能够赢得人们同情的友好的笑脸吧。” “他在笑,他却没有双腿,他有一股不服的倔劲。” “不错,我同意你这说法。人总应该有一股倔劲,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之法。台湾有位残脚歌星郑智化,拄着拐杖在舞台上唱‘星星点灯’,点得人心热辣辣的,灼得大男人的眼眶里也两团晶莹。” “夏坤,我发现,你这个当过兵的男人,其实心软。” “你说我心软,可我得讲实话,我常常也是心狠的。你也许不相信。中国有句话,无毒不丈夫。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以为这话也并不全含贬义。当世俗的偏见妒嫉的烈焰包绕着你,而你又全力为一个目标而奋进时,要么一颗‘善’心退下来,要么豁上‘毒’劲冲上去。咳,这人心呐,有善有狠有爱有毒,复杂着的。” “夏坤,你说这话我相信。我也一样。真的!” “嗯,我信,我相信你此时此刻的眼睛。” 史莹琪的两眼又润了,一叹:“不过,人是难以逃脱命运的摆布的。” “莹琪,你怎么这么悲观。我想,人也是可以创造命运的。看你,现在还在攻读博士,这就是人与命运斗争在创造命运。我呢,居然来了美国,居然上了国际会议讲坛,也是在创造命运吧。还有,这次带我的米教授,这位美籍华人医学专家,他在美国奋斗拼搏了三十多载,历尽艰辛,当上了曼哈顿岛上美国这家大医院里的大教授,他熬白了头发,总算为自己为中国人争了口气。” 史莹琪笑了:“你真不愧为共产党的大院长,真会鼓动人。咳,我是下决心拿博士学位,可我时时又在怀疑自己达不到这个目的。看来,我也许还得去经商。” “当然,做好两手准备也好。只是,生意怕也不好做。” “不好做也得去做,为了生存,为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目的。” “也倒是,目的是没有止境的永恒。” “夏坤,去我家里坐坐。” 夏坤才发现,二人已走到一条背街。史莹琪领了夏坤上楼。这楼道也够窄的,跟国内一些木质楼房的楼道差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