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 王大元,我心中永远的宣传部长 (第4/5页)
王大元 12.3 他在信中特别转达杨专员,即后来升任湖南省副省长的杨汇泉同志对我的希望:创作之余不要放松语言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这是委婉对我提出的批评。我心领神会。此后我加倍努力提高语言水平。 我与王大元又一次单独面对面,是1983年11月。我的meimei被逼死之后,我向他送一份材料。这一次,王大元同志对我又是另一种出乎我想像的特别关爱。他在办公室接待了我。他对我meimei遭遇的不幸深表同情,他表示会与相关同志沟通,阐明自己的立场,一定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他送我时紧握我的手,嘱我化悲痛为力量,多出作品。作家自身的苦难经历,是最宝贵的创作材料。meimei的死,可以转化成你的创作动力。愤怒出诗人,苦难成就伟大的作家。他那一席话,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三 1986年,我借调《小溪流》做编辑工作,此时的王大元同志早已从地委宣传部长转岗出任地委政法委书记。他虽不管文艺,但我们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文艺这根纽带。每期《小溪流》出厂,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奉寄给他,请他指正。他复信: 远新同志: 多年不见,常常念及,每当收到你的作品,尤为感激,我还为有你这样一位实心的朋友而感到荣幸哩!三月二十八日出差汉寿,先专事去看看你的,才知你早已到省城工作,想见未见,不免有些遗憾,但更多的还是为你事业的成功而觉得高兴。也许职业关系,我看文艺作品少了,但你的我几乎都读过了,有的我看后还想想,虽然我作不出恰当的评语,但你是进步了,成功了,我想这与你的生活和专心分不开的,因为,我记得多年前当我们谈起冰心时,你就说要为孩子们多留点什么的。你在那里工作如何,什么时候回家看看。我仍在政法委工作,地改市后做什么,尚不可知,你来常时欢迎到家叙叙。 向你全家致意。即颂,著安 王大元 4.13 1988年,我考上了武汉大学作家班。上学前,我专程去常德看望他。此时,他已担任地改市后常德市首届政协主席,常德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之一,官至正厅级。1988年8月13日上午,我和常德市文联副主席易尔康来到市政协,向办公室的同志提出要见王大元主席,令我遗憾的是,王大元主席到茨利县检查抗旱救灾工作去了。我跨入武汉大学注册报到,一切安顿就绪,开始在理学院上课后,我写信向他汇报情况。他回复: 远新同志: 信收悉,谢谢你来看我。得知你已入作家班学习,实实高兴。你的奋发精神和进取的性格,对你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愿你发扬和坚持。我相信你两年的深造,将是为虎添翼卓见成效的。同时,也等待你学成归来,为之祝贺。 上次给你发信后,我两次到过汉寿,打听过你,后一次听说你为学费发生了困难,当时,我尽管不知详细,但我了解你,于是与县政协同志谈过要促其解决,你来信说已解决了,谢天谢地。至于你顾忌的xxx,我看还是一看二帮为好,果真作梗,也会有办法解决的,可放心。 偌大的武大,此信未必能到你手,搁笔,以后再叙,欢迎你寒假来常德。即祝,进步 王大元 11.8 我要毕业了,何去何从?他向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未央同志写信,打电话,力荐。有信为证: 大元同志: 您好!几次路过常德,来去匆匆,未去拜望,很为不妥。您关心作协的工作,推荐杨远新同志,十分感谢。小杨年轻能干,写过不少好作品,我们是欢迎的,只是编制有限,调来有一定困难,他明年才能毕业,争取那时解决。人事问题麻烦较多,现在不能说死。总之,他是待调对象,如果《小溪流》的编制能定下来,就大有希望。 祝全家好 未央 1989.12.9 我在武汉大学枫园接到他转寄的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诗人未央同志给他的信,我的心就像窗前东湖的水,很不平静。他对我的前途十分关心,暗暗尽着一切的努力,为我找一个好的归属。按常规思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