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 首都群贤会 (第1/2页)
列车一声呼啸,驶离乌鲁木齐火车站,划过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 这是1996年3月7日。 经过了七天七夜的飞驰之后,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火车站。车厢门打开,人们挎袋,背包,潮水般下车,霎时一条大江分做若干条支流,淌进北京的大街小巷。 一团沉渣,从天山脚下泛起,混杂在进京的人流中,他要实施策划了十多年的疯狂计划。 他手中那只沉甸甸的皮箱里,藏着一支手枪、一支步枪,以及手枪、步枪子弹共95发。 他朝石景山区走去。 这时,北京警方正为侦破“2.8”抢劫银行运钞车案忙得喘不过气来。 谁也没想到,自3月31日以来,北京城里连续发生3起夜间袭击执勤岗哨的恶性案件。2个哨兵被打死,2个哨兵受重伤。 中央领导、军委领导十分关注。 北京市委、公安部党委极为重视。 北京警方日夜奋战,顽强拼搏,尽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没有低头、退却。 北京枪案未破。 河北、新疆又起狼烟。 作案手段相同,使用枪支弹药相同。 京、新、冀、川警方联手行动,足迹遍布长城内外、长江两岸。 1997年8月19日12时许,乌鲁木齐市延安路边疆宾馆商贸城枪声骤起,两名戴着头套的持枪歹徒,开枪打死7人,打伤5人,抢走现金130余万元。 长城震惊。 长江愤怒。 1997年9月9日,正值毛泽东主席逝世21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三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签署命令,给北京、新疆、河北、四川公安机关破获特大持枪犯罪系列案件的民警通令嘉奖: “这一系列案件的破获,有力地打击了刑事犯罪的嚣张气焰,打出了公安机关的声威,是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联手打击暴力犯罪的又一成功典范,再次显示了公安队伍打击犯罪、攻坚克难的顽强战斗力,为维护首都和新疆地区社会治安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迎接十五大顺利召开消除了一大隐患。” 受到嘉奖的民警们并不轻松,并不愉悦,他们为在这一系列案件中丧生的16人、受伤的15人而难过、而悲痛。 1996年8月下旬的一天。 北京西郊香山。 一家非同寻常的宾馆,四周戒备森严。 主楼前的大坪里,摆满了悬挂军警牌照的车辆。 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河北省公安厅、北京周边县市公安局、驻京部队等各路枪弹专家、痕迹专家、模拟画像专家会聚一堂,通报3月31日、4月7日、4月8日、4月22日、7月27日深夜,相继发生在石景山、丰台、徐水的特大持枪犯罪系列案,目的是想通过会诊,拿出破案良策。 共和国首都,犯罪分子一而再,再而三,袭击执勤岗哨,抢走枪支弹药,可谓丧心病狂,气焰嚣张。 半年来,北京警方出动精兵强将,日夜开展侦查,可仍未发现犯罪分子的踪影。 与会领导、专家,心头既沉重,又愤慨。他们对一桩桩案子进行仔细分析、研究,欲从中发现蛛丝马迹,为侦查全案打开突破口。 1996年3月31日夜11时左右,北京市石景山区,某电厂门口,两位哨兵换岗,下岗的哨兵挎着枪,雄赳赳,气昂昂地回营房去了,上岗的哨兵端着枪,昂首挺立岗台上,睁大眼睛,穿透沉沉夜雾,注视四周的动静。 突然,哨兵头部被重重地击了一棍,倒在地上,立刻昏死过去。 待哨兵醒来时,发现手中的那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不翼而飞。 哨兵立即报告。 军警紧急出动,封锁四面大小路口,搜索电厂和周围果园。一无所获。 一案未破,一案又起。 4月7日夜,又是11时左右,又是石景山区,某要害单位门口,突然“叭叭”两声枪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