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_第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节 (第7/7页)

在北美地区上画十周就已经是经典大作了,三十周?杰德你知道么,这是长达七个月以上的放映。就算我们将二轮院线和艺术院线算上去,能到二十周都已经很难了。”

    “那是因为这些电影不叫《阿甘正传》。”杰德淡然道。

    杰德可是熟知《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在票房榜上的超强生命力,直到1994年结束,这部电影依旧是北美票房榜的前十(最后一周跌出了前十)。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部电影会在1995年的第一周告别北美市场的时候,没想到这部电影凭借在金球奖和各大奖项的获奖,成功逆袭回票房榜前十。最后更是挟奥斯卡东风,在上映的第二十八周杀回到票房榜第五。若不是最后随着录像带的发售,只怕这部电影还会继续上映上去,毕竟《阿甘正传》从主流院线下画的成绩是票房榜第十二名。

    雷石东眼见着杰德如此有信心,便也只好祝他好运。按照雷石东的估计,《阿甘正传》极有可能在上映十周后下画,如果在奥斯卡和金球奖表现大热的话,又有可能短暂复活,但最多再持续三周也会下画。随后便是进入二轮院线、艺术院线和录像带租赁市场,预计北美票房能拿下1亿左右的成绩就算不错了。不过这个电影在欧洲应该会受欢迎,或许能拿下一个威尼斯电影节奖项什么的,然后再在国际市场拿下1.5亿左右的票房。因此雷石东坚信这部电影最终的全球票房可能2.5亿元附近,而北美票房想超过3亿元,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很快洛杉矶的报纸就在次日报道了杰德与派拉蒙的对赌协议,而全国媒体也非常快速地介入了报道。仅仅两天,美国观众忽然发现有关《阿甘正传》的消息是铺天盖地。而与此同时,报刊上有关《阿甘正传》的影评也忽然多了起来,而且几乎是一面倒地好评。于是美国老百姓开始怀疑一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看,还能被称为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于是为了驳斥这些流言蜚语,美国观众们拿起钱包去电影院买票,要去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多“伟大”。如果这部电影只是徒有虚名的话,那么大家也不吝啬去投稿报刊,将这部电影好好地骂一遍。不过杰德才不担心这些观众,《阿甘正传》又不是《小时代》那样徒有虚表的作品。现在将观众“骗”进了电影院,出来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会被电影感动的。

    不过杰德没有继续cao心电影的宣传,他现在就是要培养公司里的发行人才。现在的杰德又回到了荒芜的德州荒漠,在监狱废墟里拍摄起自己的处女作《肖申克的救赎》。现在所有的演员都领教到了杰德对演技的苛刻程度,甚至连弗里曼这样的实力派演员都有些吃不消了。

    “谢尔曼先生的确是我合作过最挑剔的导演。”在某次采访里,弗里曼忍不住吐槽道,“他是一个画面感极强的导演,如果你的动作、表情,甚至你的眼神不符合他的需要,他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拍摄这段镜头。感谢上帝,他后来对灾难片感兴趣去了,于是他折磨的是特效部门的工作人员,而不是我们这群可怜的演员了。不过我必须说一句,假如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很期待和谢尔曼先生的合作。原因很简单,我想知道我能做到的极限是什么。”

    杰德今天要拍摄的场景是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被释放之后已经无法适应正常的生活,在万般俱灭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杀。《肖申克的救赎》中最主要的戏剧冲突就是“体制化”与“自由”。尽管通过弗里曼所饰演的瑞德的嘴无数次强调了什么是“体制”,有什么“体制化”……但是真正让观众对“体制化”有这最直接的认识却是老布的死。他无法适应普通的生活,他想尽办法想回到那个没有自由的监狱生活里去。当他的这个目标无法达成的时候,他居然选择了死。这是一般观众所无法理解的,你有了自由,为什么你要死呢?

    道具师们搭建出了一个破旧昏暗的房间,这样的房间让人觉得逼仄和不安,可是对于老布来说这是他最向往的生活。他慢慢地站在了凳子上,将头放到绳索里。镜头从房间慢慢抬升到老布的头部,然后慢慢拉成近景、特写……老布的表情居然是如此地平静,仿佛婴孩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般。然后一阵抖动,老布脸上居然露出了幸福的微笑。镜头往后拉,昏暗的房间里悬挂着老布……

    “ok!”杰德忍不住为饰演老布的詹姆斯惠特摩鼓起掌来。这位从好莱坞黄金时代就奋斗在大银幕的演员果然有两把刷子,那种放松的表情和最后幸福的神态绝对不是一般演员做得出来的。这需要太多的阅历和感悟,而詹姆斯惠特摩却以他的经验而轻松做到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