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9节 (第3/4页)
。若是此时再见,应当认得。”又问曲莲道,“你说随他前来庐陵的还有个女子?” 曲莲便道,“说是主母,实不过是侯夫人身边的婢女。为了掩人耳目,充作母子上路。如今却已去逝了。” 徐氏闻言,便叹了口气,自起了身要去瞧瞧那个孩子。 因那孩子此时仍在外院,几人便坐了小油车出了内院,一路行到外院处。下了车,几人便进了院子。这原本是个荒废着的院子,此时稍作打扫便让那孩子住了进来。原本被关在护卫院子中的几个汉子,也挪到此处,只是依旧被护卫们牢牢看管着。 护卫们看到夫人前来,自是上前行了礼,徐氏便带着曲莲和方mama进了屋子。 一进那屋子,便是一股浓重的药味。分派来的小丫头,正在厅堂处煎药,药味便散了整个院子。见到徐氏与曲莲进来,吓得差点打翻那煎药的炉子。 徐氏此时顾不上跟那小丫头计较,便径自进了内室。 那孩子看着十岁出头的模样,身量不算高,此时平躺在床榻上,紧紧的闭着双眼,眉头还紧紧的蹙着。 曲莲仔细瞧了瞧他,见他面目倒十分清秀,虽然还是个孩子,却也剑眉入鬓。只是此时面色青白,又瘦得嘬腮,瞧着不大好。 徐氏则站在床头,躬着身好一阵打量,足足过了半盏茶时候,才起了身冲着曲莲与方mama点了点头。 三人便出了内室,到了宴息处。 徐氏方才开口道,“我瞧着没错,这孩子就是沈侯爷的长孙沈冲。去岁我去他们府上时还仔细瞧过这个孩子。这孩子额头左处有一道疤痕,说是小时候淘气爬树摔了下来,磕在一块石头上。” 曲莲一听,想到方才确实在那孩子额头上见到一处早已浅淡的疤痕。便道,“及时这般,夫人可是要将他留在府中?” 徐氏方要点头,又想到此时形势不比在京中,便有些犹疑的看向曲莲,道,“我们毕竟与沈家多年交好。当年沈老侯爷还曾在战场上救过竑哥儿祖父一命,于情于理,咱们都应该为他家保住这孩子。这孩子如今既然跟着几个护卫自京城千里迢迢逃命至此,想必是沈家一门不保,否则怎就舍得嫡长孙不顾一切的这般逃命。” 曲莲见她这般说,便应道,“夫人既是这般觉得,那先将这孩子留在府里吧。十岁也不算小孩子了,等他醒来,咱们再做计较。” 徐氏听了,便颔首应是。 临淮侯府的嫡长孙病情确实不轻,直到了三日后才真正清醒过来。 待明白自己身处何地后,那孩子便挣扎着要去面见徐氏。 照看他的小丫鬟拗不过、也拦不住他,便只得唤了门外的侍卫。侍卫们便通报了内院,待得了命令后,便带着他进了峥嵘堂。 ☆、第079章 安排 在认清那孩子身份之后,徐氏自是将那几个沈家的护卫一一唤到了峥嵘堂询问一番。 待听了那些护卫们的话后,这才明白那孩子能逃出顺天府确实是有些造化。临淮侯沈家与许太后有亲,侯夫人许氏乃许太后一母同胞的亲姐,况她的两个儿子都都在顺天府城防中位居要职。献王入主金殿,沈家必定是要被拔除的一门。临淮侯府一门男丁皆被下狱,府中此时也只剩下妇孺,便是几个不满十岁的男童也都被带进了诏狱,现下生死未卜。 沈侯爷自知家门大祸临头,为保住血脉,便命几个跟他征战多年的部下带着长孙连夜逃离了顺天府一路向着关外奔去,这一路上生生躲过了几次追杀。便是那个一路上看顾沈冲的婢女也死在了路上,再加汉王大军屯守在北直隶,庐陵王军队则在北直隶外虎视眈眈。这一路,可谓历尽万险。刚到了庐陵城,原本以为能松一口气了,这孩子伤心惊吓之余便沉沉病倒。也是他性子十分倔强,路上受了寒凉也不吭声,只咬牙跟着这几个汉子一路奔波,直到了庐陵城才撑不住倒下了。 这几个汉子此时才慌了手脚,路上几次遇险,辎重财物早就丢的一干二净。此时又哪里寻些钱物给沈冲瞧病?恰巧遇到了溜出去玩耍的陈松与翟庭玉,又瞧着陈松衣着打扮不像是农户家的小子,只以为是殷实人家的孩子出来玩耍,便起了劫道的心思。又哪知,这捉来的孩子竟是霸陵侯世子裴邵竑的小舅子…… 沈冲在第三日清醒过来,待明白自己处境之后,便挣扎着要来拜见徐氏。 服侍之人自然劝不住他,只得命人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