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风散,在梧溪_第260章 理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0章 理清 (第2/3页)

之境,是否也会这般国家大义在前,儿女情长在后?那是不是从前恩怨也皆化,大家也是一心为国呢?

    云起忽然就想起了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祁黄羊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当时正处晋平公在位,有一次,南阳县缺了个县令,晋平公就问当时的大夫祁黄羊,谁比较适合这个职位。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晋平公大感不解,问他,他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举荐他呢?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的谁适合担任南阳县县令,并没有问谁是自己的仇人。于是晋平公派了解狐去任职,果然解狐一上任,不出祁黄羊所料,真为当地民众做了很多好事,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

    后来又有一次,朝廷里缺一名军中尉,晋平公又问向祁黄羊,希望他能再次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晋平公问他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别人说闲话?祁黄羊还是那一句,您是问我谁适合担任,并未说问及我儿子是谁。晋平公心想也是这样,于是派了祁午担任这个职位,结果如祁黄羊所言,祁午很适合这个职位,并且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大家的称赞。

    后来,孔子听到这两件事,感慨说:“祁黄羊真是太大公无私了!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避讳自己的亲人,是个真正公正无私的人。”

    现在更多人把这个故事叫做《内举不避亲》,用来指举荐身边有才能的人,即便是亲属也不回避,用于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想起这个,云起又想起上学期之时,自己辞职将班长职位让与陈懿之事。

    当时的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是心里有一股气,还是自己生自己的气,还是觉得陈懿既然那么想当,自己便不屑再任于此?故而在方老师面前推荐了她?

    或许那时心里也气愤陈懿当时的冷漠和虚伪,可她确实比自己会跟大家打交道,而当时的自己,无论是信誉,还是家境的暴露,其实也让自己那颗敏感自尊的心受伤了吧?

    虽然后面渐渐和好,可心里真的能没有一点怨一点恨一点难受?

    或许,对比祁黄羊,自己还是做不到那么公正无私的吧,至少对于陈懿的伤害,她心里是有芥蒂的。

    再加上这次,她的再三陷害,虽然没有得逞,可也损坏了自己的名誉,也害得自己晕倒住院,同时心理也留下了阴影。其实,这也在身心方面,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伤害吧?

    云起突然想起《一帘幽梦》里的一句话:“你只是断了一条腿,可她失去的是整个爱情啊!”

    如若将这句话用在自己身上,是不是陈懿因为自身疾病原因,以及心理也不正常做出这样的事,但自己并没有受到很明确的伤害,就任此一掀而过?

    或许,陈懿身心不健全,是值得令人同情的,可同时,她招惹了谁?

    她从始至终不曾有想过做任何伤害陈懿的事情,是陈懿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诬陷构害自己,对于这种自始至终,对自己有不怀好意,又以德报怨不曾回以德的人,真的值得自己再三原谅吗?

    哪怕,陈懿也是真的很可怜。

    可是她的可悲,不是自己造成的啊。她为何要把她的这些嫉妒、不甘、怨恨,全发泄在自己身上呢?

    就因为自己比她优秀,她就要毁了自己?

    伤害就是伤害,再值得同情,那还是伤害了自己。

    她可以理解,但不会再原谅了。

    或许,是真的看透了吧。

    以后的自己,还是尽量不要再担任任何职位了吧。

    这种伤害,受了这么多次就够了。

    而且,和那么多人要搞好关系也很累,照顾每一个人的情绪也需要分担她额外的很多精力。

    有这些时间,还不如把这些留给身边真正对自己好的朋友,比如依云、鞠鞠她们。

    许兮…,她也随意了吧。这么久也没见她打个电话给自己。百合,她之前也看到卡片了,不是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