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节 (第3/4页)
年来,大夏每一次向大周动兵,所求的不过是粮食等资源罢了,现下两国战事焦灼,若要夏人退兵,最好的方式不外乎是许给大笔的粮食。 但现在听夏太后的语气,好像对书信上的条件并不怎么满意的样子。 “诚意?就着书信上所列物资,只要大夏军士能兵临华京城下,相信拿到手的便不会只是这么一点,以这样的好处便想让我等退兵,贵国陛下这口算盘,当真是打得好。”夏太后语气有些冷,说话也十分不客气,让司空玄等人尽皆皱起了眉头。 “母后,此话似乎太过唐突了,我们……”夏帝似乎想要开口,却忽然之间被夏太后打断,“皇帝你要记住,身为一国之君,耳根子便不能太软,无论是治国之策,还是处世之道,都讲究一个‘决断’,这场战事关乎着我朝数百年的兴衰,你若是优柔寡断,只会让别人捡了便宜去,你可明白?” 夏帝抿了抿嘴角,没再说话了。 “听太后此语,好像贵国大军,当真有一天能兵临华京城下一般。”司空玄表情虽然恭敬,气势却一点不弱,“若太后你当真对贵国大军又如此信心,又何必传信前来想要两国和谈,我大周兵力虽然的确略逊大夏,如今也处在下风,可愿意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之士却不少,当真硬拼起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太后纵然信心十足,却也得顾念会不会有阴沟里翻船的那天。” “好,没想到熙王殿下瞧着年纪不大,却有如此口才,这么说来,哀家当真要仔细考虑贵国陛下的提议了?”夏太后冷笑一声,“不过实在可惜,哀家此次既然传信给贵国陛下商量和谈之事,所求的却并不是粮食物资,否则大可直接修书一封给贵国陛下,又何必多此一举邀熙王前来面谈。”说完,她居然手指一动,接着“刺啦”声传来,那封信居然被她撕成了两半。 司空玄脸色瞬间阴郁了下去,夏太后此举,简直完全不将大周放在眼里,不过此处既然是燕京的朝堂,他还是按捺住愤怒道:“那依太后的意思,到底是想谈些什么。” “哀家没有什么大条件,说出来也无妨。”夏太后轻飘飘道:“只要贵国能将燕州割爱,那么别说我朝即刻退兵,甚至还能支付给贵国一大笔银两和珍稀矿材,这个提议如何?” 司空玄立刻瞪大了眼睛,连宁渊都惊了一惊,居然想要燕州,他们好大的口气。 燕州虽然同大周其他州郡相比颇为贫瘠,但是占地广饶,这条件别说司空玄不能有所决断,恐怕就是周帝在此,也断无可能答应。 司空玄正要摇头拒绝,却被宁渊不动声色地扯住了袖摆,宁渊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司空玄点点头,才道:“此事事关重大,已经不是我能商谈的范畴,还是等我先修书一封将此事告知父皇,再由父皇定夺。” “也好,这事也的确不是王爷你能做主的,哀家现下提出条件,也不过是说一句明白话,给你等通通气,这一次到底是战是和,决定权在你们,哀家这边等着华京来的消息了,希望王爷不会让哀家等得太久。”说完这句话,夏太后又轻道了一句“退朝”,随机抬起一只手。 她身边的老太监见状,立刻扶着她的手将她搀出了屏风。 到这时,宁渊才见到这位夏太后的真容,虽然只是侧脸,但也能看出她极为年轻,似乎还不足三十的模样,一身宫袍华丽异常,头顶凤冠也点满了珠翠,俨然一副女皇的架势,见他出来了,包括夏帝在内的所有朝臣全都躬身行礼,三呼千岁之后,将她送出了大殿。 等夏太后一走,朝臣们又一多半当即不再理会夏帝,也自顾自地开始朝朝堂外走去,仿佛刚才那位太后一声“退朝”,就是真正的“退朝”。 当然还是有不少官员依旧候在大殿内,等着夏帝的指令,可以明显看出来,留在大殿中的以文臣居多,而先行出去的,则大部分是武将。 夏帝脸色阴晴不定地朝那些先走之人的背影看了看,随即一挥衣袖,依旧留在殿内的官员才三呼万岁之后,缓缓退了出去。 司空玄也正要告退,却被夏帝唤住了,“王爷远来是客,不如陪朕逛逛御花园如何。” 燕京皇宫的御花园自然比不上华京皇宫姹紫嫣红,却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