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终仙境(殃神:鬼家怪谈)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2/3页)

仙姑。道队打了黄罗伞盖,又挑起一面大幡开道,旗幡上四个大字“黄莲圣母”。队伍后边是二百多个提灯的女子,披红挂绿,都打扮得跟仙姑似的,上至四五十,下至十二三,多大岁数的都有。她们提的灯罩各有分别,尚未出阁的闺女提红灯罩,嫁过人的妇女提青灯罩,寡妇则提黑灯罩。无数信徒前呼后拥,一个个身穿殿衣、头顶缨帽,旌旗招展,衣甲鲜明,赛过天兵天将下界。浩浩荡荡的队伍簇拥着“黄莲圣母”,移宝驾来到余家大坟捉妖。

    【2】

    “黄莲圣母”带人来余家大坟,专门捉拿崔老道这个妖道。有人说:“崔老道一个批殃榜的穷老道,他怎么惹上了‘黄莲圣母’?”

    张小把儿和傻宝禄在城中听到风声,跑来余家大坟给崔老道通风报信。崔老道买了一摞刚出炉的葱花牛rou饼,一摞十个,热得烫手,汪着一层油,闻上去那叫一个香。他抽出一个正要吃,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张小把儿和傻宝禄跑过来告诉他,“黄莲圣母”兴师动众带人来拿他。崔老道听完还在纳闷儿:“贫道因何惊动了扶清灭洋、保国护民的‘黄莲圣母’?真是兔二爷掉河里,可劳不起她老人家金身大驾……”

    崔老道他心念一转,猛然明白过来,可了不得了,敢情是嘴给身子惹祸!

    前几天,崔老道走到路上听人议论:“‘黄莲圣母’说的话是法旨,法旨是天意,代天说话,替天行道,谁敢不听?”崔老道说:“同在江湖上混饭吃,道路虽各有别,养家总是一般,‘黄莲圣母’她是什么鸟儿变的,老道我再清楚不过,无非是南运河上的船女出身,借了乱民势力装神弄鬼,凭空煽起来的名头。她对洋楼下拜,洋楼立焚,那是提前安排了手下放火,唬得了别人,却唬不住贫道!老道我心里不服,要不是赶上这么乱的世道,怎会有这个小娘们儿出头的时日?”

    俗话说:“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崔老道的这番话不知怎么传到了“黄莲圣母”耳中,这可捅了马蜂窝了。当时神拳红灯罩的势力遮天,看谁不顺眼就说谁是妖人,当场扒皮点天灯,死后也没地方说理去。“黄莲圣母”传下法旨,声称崔老道妖言惑众,乃妖邪一路,其心可诛,其人更可诛,要捉这妖道去点天灯。崔老道久走江湖,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他赶紧卷起个包袱,带同张小把儿和傻宝禄二人,一路逃出余家大坟破庙,躲到乡下避祸,当真是“脚快有如临阵马,心慌撞倒行路人”。

    三个人逃出去不久,正赶上庚子大劫。先是酷暑大旱,寸草不生,紧接着闹蝗灾,蝗灾过后又是战乱,八国联军打破大沽口,一路上杀人放火,城里的民房全烧没了,尸积如山,堵住了城门。“黄莲圣母”带着左右仙姑、八大护法在城头迎敌,手持红灯宝扇,吞下符水刀枪不入,开坛请天兵天将,要杀尽洋人,烧尽洋舰。结果天兵天将没请下来,乌合之众也抵挡不住洋枪洋炮,顿作鸟兽散,或是投河身亡,或是死于乱军之中。由于死的人太多了,收尸队埋不过来,很快就发生了瘟疫,城里城外的棺材都卖空了。

    崔老道他们在外逃难,路上得知“黄莲圣母”已被处死,战乱也平定了,三个人这才敢往家走。

    战乱瘟疫过后,沿途村庄十室九空,三人走得饥渴困乏,不说买碗面吃,打算讨口水喝都找不到人。他们行至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庄前,但见庄门上挑了两盏白灯笼。

    三个人又饿又渴,路过一个有人住的庄子可不容易,赶忙走上前去叫门借宿。

    庄子里出来个仆人说:“你们三个好不明事理,没看我们庄前挂了白灯笼吗?主家有白事儿,如何容外人投宿?”

    说话间正要将崔老道他们赶走,刚好主家听到门口有人说话,出来一看是崔老道。主家快步跑到近前,双膝跪地,“咣咣咣咣”连磕响头,口称:“道长救命!”

    崔老道扶起主家,认出这位是天津卫的小老爷,伏虎庄的二庄主。民间将县官俗称为“大老爷”,保甲局的头儿是“小老爷”。庚子之前,天津卫没有警察,保甲局相当于公安局派出所。崔老道给死人批殃榜,少不了同二庄主小老爷打交道。

    崔老道急忙还礼:“岂不折杀贫道了,小老爷如何让贫道救命?”

    二庄主没说话,他带崔老道等人进了庄子,推开上房说:“请道长搭救的是这位!”

    崔老道吃了一惊:“上房青色寿衣、青色寿帽、青色寿鞋的这位是……大老爷?死了几天了?”

    【3】

    崔老道他们投到伏虎庄借宿,庄子前边有一条土路,没有官称,民间叫“达官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