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3/4页)
因为顾云筝言辞间一直温和有礼,又本来是要对她如实相告,便不等再相问便答道:“与云文渊相识,是十几岁的事情。有一种人一根筋,在情意上尤其如此。十几岁的女孩子,对一个学识渊博、风流倜傥的人生出倾慕、情意,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语声微顿,又道,“你太年轻,应该是不晓得二十年前先帝南巡的事情。那年他带着他的宠妃离宫游玩之前,与我生出罅隙,怪我干政,很有些要废后的意思——这些都是不为外人道的事情,也只有我一直记得。便是那一年的事了,想放下、该放下的人,又让他出现在了身边……” 顾云筝想到了耀觉之前的一句话,问道:“为何说他欺骗你多年?” “他野心太大,女人不过是他生涯中的装饰而已。可惜我太傻,在先帝驾崩之前,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帮他铺路,若非如此,朝廷也不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情形。先帝在晚年时,诸多大臣已经颇有微词,暗地里都说他昏庸,驾崩时选的几位内阁辅政大臣也都是我的亲信,近年来重文轻武的情形便愈演愈烈,除了远在边疆的封疆大吏,几乎无人不受波及不被打压。这是我做的孽,天大的孽。” 顾云筝沉默下去。这些话句句属实,让人听得心里陡升恨意。不论是耀觉还是她的伯父,都是自作孽,引火烧身后,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他们该死,却连累了太多无辜的人陪着命丧黄泉。 耀觉说起了元熹帝:“当今皇上,自幼其实有一颗仁心,如今却变得这般荒yin无道,兴许也是因为而起。” 顾云筝漫不经心问一句:“这话怎么说?” “男人眼里容不下女子背叛夫君的事情,皇上在早些年就听到过一些流言蜚语,只是无凭无据罢了。继位登基之后,他什么也不急着做,只急着查我做没做过伤风败俗的事……这种心思,也不能说是错,可因此荒废了朝政,走到如今这地步……”她语声变得苦涩,“这天下,怕是迟早要落入他人之手。这就不能说是别人的错了,只能说他也是自作孽。” 顾云筝则是淡漠笑道:“皇家倒是与云家有着不解之缘,您的事,如今云凝的事,都是不智之举,却无人泯灭那份不该生出的情意。” 耀觉眼中有了一点点痛苦。 顾云筝将话题扯回到自己前来的初衷:“与我细说说吧,您是因何被发落到了护国寺?云家满门抄斩,到底又是因何而起?” ☆、第062章 062 “因何而起?”耀觉无奈地笑了起来,“自然是因女色而起。云家的闺秀个个出众,在京城有口皆碑。皇上想将云家女收入宫中,这正中云文渊下怀,而我与云文远哪里能够赞同。我是另有顾虑,云文远则是不想让家族中的闺秀终生葬送在深宫之中。是以,皇上每次私下里提及,我与云文远都是百般阻挠,云文渊则是想法设法促成。便是如此,有了后来的两桩事。” 顾云筝起身去给耀觉续了一杯茶,坐在她近前,侧耳聆听。 耀觉凝眸看着在暗夜中微微跳跃的灯光,语声变得凝重: “我在那时才知,云文渊暗里应付我许多年,不过是为着滔天野心,对这人便只剩了恨。再者我终究是皇家中人,年岁渐长之后,心心念念的只有江山基业、膝下儿女。先帝虽说也是薄情人,可我一世荣华都是他给的,自心底我亦明白自己诸多过错,他说过重话气话,却从没认真追究,到最终还是念着多年相伴成全了我……” “而在权臣的较量之中,从来没有谁能笑到最后。我多年养虎为患,反过头来云文渊亦是如此,这便是物理类聚人以群分吧,慢慢的,那些人投靠到我或是皇上身边,让他处境分外尴尬,也从此陷入险境。” “我那时只想将他杀之而后快,不断命权臣、言官上奏弹劾他,压下此事的却是皇上。是因皇上还是惦记着云家几名女子,看过几名女子的画像,念念不忘,对云凝尤其如此。皇上吩咐云文渊:只要他能促成云凝进宫的事,他便既往不咎,给他更大的权势。便是如此,我与皇上明里暗里为此事屡出争端,让彼此骑虎难下。” “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