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5节 (第3/3页)
要乘坐校车上学的学龄儿童。纽唐郊区的土地并不贵,为什么他们坚持住在这么偏僻的农村呢?” 朱莉思考着:“瓷村的环境并不算好,只有一条小溪,土地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如同一个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 袁忘点头:“嗯。”实则过滤掉朱莉的问题。 两人形成了一种比较怪异的工作方式,朱莉很主动的说明自己考虑的问题,但没有期待袁忘给予正面的回答。袁忘不主动提出任何问题,对朱莉的说明皆表示赞同。表面看起来无比的融洽,朱莉甚至认为这才是袁忘的性格。 实则就如同袁忘离开警队打短工一样,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当时是为了报酬而工作。今天是为了配合侦猎社招募新人计划而工作。 汽车进入瓷村后不久,缓缓驶离公路,开到了赫斯基原住所处。警方已经撤除了警戒线,由于房东将住所交给中介公司,因此在房子还没有再次租售时,中介公司是房子的负责人。 朱莉做事很扎实,她在路上通过柳飞烟拿到了中介公司的口头许可。如果是袁忘,这么偏僻的地方哪管你什么中介公司,直接翻进去或者开门进去就行了。 赫斯基所住的瓷村有点戈壁的味道,土地带沙石,硬梆梆的。根据航拍地图,十多户瓷村住户位置大多在公路附近。 朱莉打开电子地图定位。他们位于瓷村的中部,朱莉列出的可疑点距离公路比较远,分别是小教堂、一间十多年没有任何信息的住所、位于高处的气象观测站和一家废弃多年的小型采石厂。 针对本案中存在的疑点,朱莉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答案,她希望能在这四个地点找到自己需要的线索。 …… 车是侦猎社的车,不是袁忘私人车辆,因为袁忘不希望别人来开自己的车。这是第一次与朱莉搭档,开的是一辆灰色suv。 “我来开车。”在赫斯基住所前看地图,放松腿脚之后。朱莉伸手接过钥匙:“我们先去小教堂。” “好。” 汽车发动,朱莉解释道:“小教堂带有一个墓地,是早年去世本地人埋葬的地点。很多年前小教堂就已经没人值守。有需要时候联系镇教会,镇教会会派人到村里办事。每一两个月,镇里会派人来清洁一次教堂。” 朱莉道:“问题很多,赫斯基为什么选择这么偏僻的地方居住?赫斯基在袭警之后,为什么第一时间赶回家?赫斯基袭警时车上带了什么不能见人的东西?第二天警察抓捕赫斯基,没有搜查出任何可疑物品。要么是有人帮助赫斯基拿走了可疑物品,要么是赫斯基在当夜将可疑物品藏到了某地。” “有道理。”袁忘若有所思的点头:不能老是让柳飞烟准备早餐。自己占便宜算了,新人占便宜自己就要打抱不平了。这么一想,人手增加之后,侦猎社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会从单纯变得复杂,新人带来新气息,也带来一股职场的味道。 “看见了吧?那就是小教堂。” 远看教堂颇为荒凉,其屹立在一片平地中,显得分外的孤独。和其他墓地如公园不同,这里的墓地给袁忘第一个感觉是破败。没有草皮,只有硬土和墓碑。风沙的侵蚀让墓碑上的字变得非常模糊,部分墓碑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 教堂外壁也没有常见的爬山虎,枯萎应该是教堂最好的形容词。朱莉下车,道:“我查过瓷村的信息。之所以叫瓷村是因为出产瓷土。在六十年前,伴随瓷土的挖掘,在这片无人区中首次有了人类的居所,有了公路,有了村名。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瓷土矿挖尽之后,大部分人离开了瓷村。剩余一部分人围绕小采石厂继续生活在这里。伴随十年前采石厂的的关闭,瓷村现在实际住户不到十户人。” 朱莉朝教堂内走,走到尽头,单膝下跪默默念叨着一会,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站起来。朱莉观察教堂:“最少有一个月没人来这里。” 袁忘:“是的。” 口中说是的,袁忘伸手拉朱莉的胳膊,将朱莉拉到一边,看地上:“有人。” 来人和朱莉一样,似乎从门口直接走到尽头,而后单膝下跪。和朱莉不同的是,对方用手支撑了身体站起来,在地面留下了一点不协调的略微干净的地板。 为什么不直接站起来呢?一个可能,人懒,不怕脏。还一个可能,身体不方便。或者腿脚不好,或者是跪太久了,祷告或者告解做太久,太多心里话要和上帝说,因此导致脚麻。 拉开朱莉后,袁忘脑子进入工作状态,站立原地,回顾四周。这个教堂没有桌椅,空荡荡的一个大厅,不平整的水泥地板,所有一切都一目了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