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4/5页)
知道明奕这次是和母亲谭氏一起进京的,常相逢也没有想着什么悄悄相送,只是一天做生意都没有什么精神,看着一旁的徐氏都叹息连连,捡着常相逢感兴趣的话题说,“相逢,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卖炒菜?” “大娘你觉得我昨天的菜行不?其实其他的家常菜我也会些,昨天的那些留着当招牌菜你觉得怎么样?”徐氏毕竟在洛阳生活了几十年了,对行情的了解应该比自己更熟悉,“这样吧,过几天闲了,我带你们一起把周围的馆子都转转?” “一起下馆子?还把周围的馆子都转转?这得多少钱啊?相逢,咱们有银子也不能这么糟蹋?”徐氏虽然知道常相逢是想摸摸底,可这么整也有些过了。 “那就转出名的,大娘你是本地人,附近哪几家饭馆口碑好总是有些数的,咱们走上几家总成吧?”不做市场调查,不去了解自己未来的客户在哪里可是万万不行的,不论徐氏怎么想,常相逢是决定要多出去转转了。 因为自己才租了徐家的院子没有半年,而且这样大小合适又有水井的院子实在难寻,常相逢也不打算搬家,所以她还是决定在龙宫小吃浆面条的基础上来添些家常炒菜来卖,当然,她会的水席中的特色菜可是要做为招牌主打的。 虽然古代交通不发达,可是像洛阳这样的地方,不论哪年哪代都是重镇,市面上能见到的酒楼饭馆可以说是将永安的各式菜点都包括了,常相逢抬头看着令狐俨家的福满楼,与明家的盈樽楼不同,福满楼是令狐俨当家之后新开的,可是却请到了据说是宫廷里的御厨掌勺,御厨啊,不论做的如何,光听听就够高大上了。 不过像福满楼这样的地方是常相逢的追求目标,却不是她现在的竞争对手,常相逢站在门边将里头的装修布置扫了几眼,心里暗暗赞叹,这地方腰里没个几十两还真心不敢往里进啊。 常相逢用几天的时间将城东的比较有名的小饭店走了个差不多,她大概捋了一遍,相对外来的菜系,本地菜更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而且一个小店儿的生存,不需要各类特别多,有些店只有一个叫的响的招牌菜,照样能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大娘,我想好了,咱们这个店儿啊,早上这热豆腐就不卖了,把生意集中在中午跟晚上,浆面条要留着,不过我改成小锅,浆底我一早就弄好,到时候咱们谁闲着谁就下面,从这月开始大娘你的工钱我给你加到六百文,还有锁住也是,咱们不磨豆腐了你也要开始学灶上的事,”常相逢将自己半个月来了解的情况整理了一下,跟徐大娘和锁住公布自己以后的计划。 这就要开始了?遇到常相逢,徐大娘觉得自己简直就白活了一世了,这丫头比一般男人心都在,校场街上卖小吃的,许多人家是几辈子都做着一门生意,饿不死也富不了,自得其乐,“你都想好了?水牌也定了?” “咱们这店儿小,地方也偏僻,一开始卖的太多除了增加成本以外,没啥好处,我打算弄几个凉菜,然后再做几个扣碗,水席里用个莲汤rou片,小酥rou跟焦炸丸,烩假海参,加上扣碗也有十几样了,不算少了吧?” “可是不少了,这得备多少料啊,”徐氏一拍大腿道,她以为常相逢说刚开始少弄些,是弄个三五样呢,这十几个菜在寻常人家里都能摆席了,“备的料太多,放不住咋办?” “这个我也想过了,这天儿不是越来越冷了,而且丸子,闷子之类的都是放,”常相逢准备的这些菜,用的rou基本是猪rou为主了,丸子之类的又耐放,上桌前再过一遍油就成。 听常相逢这么说,徐氏颔首道,“这也行,这天儿越来越冷,大家就算是出来下馆子,这汤汤水水的也更对胃口些,你的那几个菜,都是汤菜,倒还省了再点道汤呢。” 洛阳人喜欢汤水不但是现在的永远,就算是常相逢生活的现代,也都是一个样,也这是常相逢对自己这次的计划很有信心地方,口味相同的受众决定了曾经深受喜爱的菜式在永安的洛阳城里应该也有市场。 商定之后,常相逢说干就干,找了将水牌跟幌子都做好了,料也备上,龙宫小吃正式升级为大龙宫饭馆。 “相逢你这手脚可真麻利,这就开始啦?”常巧姑一收到常相逢开饭馆的消息就赶到荷花巷来了,原本想着是过来帮个忙,没想到人到了才发现,这个妹子手脚麻利的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