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节 (第1/3页)
父亲肯定是要回村里,然后集中所有精神去对付奶奶那些人。王曼叹口气,决定晚饭做丰盛点。同时她也期盼着能快点去市里,在县里离泉水村近,他们躲不开。但是市里就没那么近,山高皇帝远,往后虞阿姨上班更近,他们日子也能清净点。 如果不是照顾她上学,父亲和虞阿姨早就搬到市里去。等了四年,也是时候解脱。 “楠姐,我来啦,你现在在哪?” 虞楠握住话筒:“在姥爷家,曼曼,电视台在办智力竞赛,赢了可以去汉城参观三星电子。” “汉城?” “是去韩国。” 王曼想起来了,她上学背诵的地理课本是“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汉城”,后来汉城改名成了首尔。叫那么多年,她有些反应不过来。 “我可以参加吗?” “恩,妈让我问问你要不要来北京,节目在暑假录,开学前能全部完成。” 这是个好机会,王曼前世从没出过国,虽然她挺讨厌无时无刻抱着“长白山是韩国的”、“孔子是韩国的”等观念的那波夜郎自大地思密达国人,但不得不承认韩国有其可取的地方。 比如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这块,他们全国人民就是能无视金三胖统治地偌大朝鲜,睁着眼瞎宣布长白山的归属权,中国人绝对做不到这点。 “可是爸想开新店,店里怕是忙不过来。” 电话那头虞楠皱眉,这问题她也想到了。曼曼很懂事,绝对不会扔下家里活不干,跑到北京来玩,不然早四年她早就过来了。 “要不你雇个人,开新店的事,等妈回去再跟王叔叔商量着来?” 这样当然好,都是一家人,王曼没想分很清。去年虞阿姨和父亲结婚,她就想改了房产证名,可一家人就她自己支持,父亲中立,虞阿姨和虞楠持反对票。 人家肯定不会贪她那点东西,可这几年王记饼铺买卖好,也不少眼红的。之所以这么风平浪静,还不是因为虞阿姨在那震着。他们已经是一家人,新店怎么都得有他们一份。 “等我爸回来,我跟他商量下。对了,虞阿姨什么时候回来,她腿上的伤怎么样了?” “伤已经好差不多,姥爷带我妈去医院看过,医生说伤口处理的很好,夏天晒一下皮老了,还跟以前一样,不会留疤痕。她还得去趟吉林,大概得一星期。招人那事你可以找王奶奶帮忙,她不是在居委会?” 王曼一一记下来,又问道虞楠地饮食起居,结果遭遇她大吐苦水。 “还是你跟王叔叔做得菜好吃,我们学校食堂那不用说,家里原先的阿姨回家养老,今年新换个阿姨,她做那菜总不对味,姥爷姥姥也吃不惯,你来了正好教下她。”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王曼知道像虞爷爷这种阶层的老领导,身边服务人员最先考虑安全,然后才是服务水准,随便换是不太可能。乍然来个新的,总得有一段磨合期。 肩上突然多了份责任,本来想开新店后再雇人,现在看来是得提前。 “我跟爸说一声,他应该会答应。那个智力竞赛,等我去了再说吧。万一我水平不到,那不是给虞阿姨丢人。” 虞楠答应下来,挂掉电话她就跟姥爷确定了名额的事。至于曼曼的水平,她完全不担心。曼曼不是死读书的,几年来她背法条的同时,她跟在边上看了各种杂书。北京的孩子也是孩子,十五六岁记性最好的年纪,比起闷在屋里读书,他们更喜欢跑到外面逛街踢球。在阅读量上,他们中大多数都比不上曼曼。 邓芝很高兴,特意允许虞老今天多吃一块糖,兴奋地准备布置房间。 “给曼曼住哪间好?我这脑子,也没注意她喜欢什么衣服。楠楠,曼曼喜欢什么颜色的床单?” 虞楠还是第一次见姥姥对亲戚这般热情,平时她总维持着一名艺术家该有的高冷。不过曼曼可爱又贴心,连她都很喜欢,姥姥喜欢她也是理所应当。 “曼曼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