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节 (第4/4页)
不若顺其自然,求个志趣相投。 ———————————————————————————————— 自那次秋游之后,颜神佑与小伙伴的隔阂似乎是少了一些,下一回她再去看她们的时候,那一日水漂打得最好的一个姓陶的女孩子就会跟她讲爬树摘榆钱的故事了。 陶小姑娘也没个正经的名字,因为家里爹娘生了十几个孩子,活下了九个,她排行第九,江湖人称陶九妹。爬墙上树一把好手,性格也直爽。就听她说:“才开春的时候才是真没得吃哩,等榆钱儿才出来了,就能吃得饱了。跟这家里没得比,可在村儿里,就等这个啦。” 颜神佑作为大吃货国的合格子民,自然知道榆钱的吃法,初中那会儿课外读物里还专门选了一篇知名作家写的关于榆钱儿的烹饪方法(大雾)。可惜,那文里写,要用玉米面儿,这架空的地界儿,有没有美洲还不知道呢,上哪找玉米面儿呢? 不愧是吃货,何二女听了,十分不服气:“榆钱儿不如桑椹好吃!” 颜神佑道:“桑椹?你们村子里有桑树的?”仔细想来,当时去那边的时候,好像没看过呀。 何二女觉得自己吃货的品质受到了怀疑,大力点头:“有哩!就在村子东口儿,几十亩的桑林。” 陶九妹道:“嗯,我家里也种了几株。” 何二女道:“我家也有!要紫黑色的才甜,红的酸,不好吃。” 又有一个看着稳重的小姑娘,原本一直听着,这时才说:“村里还养蚕,织布呢。” 一个感觉有点沉闷的小姑娘,表情都是很标准的略带一点点笑的样式,规行矩步的,说实话,颜神佑不大喜欢她。不过也给面子地点了点头,却问:“那绸帛一类,你们拿去哪里卖来?能补贴家用么?” 小姑娘道:“有好丝也要缴上来的,合村每年缴十担生丝,余下的就归自己了。”颜神佑倒是知道这桑蚕之事,听说自己家连人家家庭手工业都要抽保护费,心里颇不自在。她却不知道,这只是给村里织绸帛的抽的税,还有织麻布的呢,也要收相应的布匹。 阿竹等人也是才听说过有这等事,她们都是世仆出身,且算是姜氏这边的得用的人,久不经历这些生产生活上的事情了,也听得津津有味。 何二女却说:“炸的蚕蛹好吃哩,可惜每年只能吃那么二十个……” 颜神佑:“……”你家能给你吃二十个已经够给你面子了好吗? 不管怎么样,由于有了在一起讨论食物的情谊,颜神佑与这些小姑娘却是迅速熟悉了起来。颜神佑的计划,还想让她们识几个字的,不想十九个人里只有六个有这个意愿,其他的人都不大感兴趣。都认为,如果主人家命令,那就学,不然的话,她们宁愿习练枪棒。 那个有点沉闷的小姑娘叫六妞,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我们熟。”家里父祖兄弟都是吃这碗饭的,看也看会了一招半式了。 颜神佑:……【我怎么忘了这一条?!大家都是有暴力基因的女汉纸啊!】 什么都甭说了,cao练起来吧! 自秋游回来,颜神佑就强烈要求,不要让阿圆再插手此事了,用她的话说就是:“人是我的,得我来训,不然显不出我的本事来。”姜氏会意,同意了她的要求,便是派去陪伴或曰监督的几个妇人,却留了两个下来。官方说法是,孩子们还小,得有大人看着。 姜氏却又阻止颜神佑与小姑娘们往太阳地下cao练,小姑娘们随意,颜神佑不可:“你要是晒黑了,我就将你锁到小黑屋子里,直关到白了为止。” 小黑屋吓不倒伪儿童,不过颜神佑给孕妇面子,乖巧地答应了。不往太阳底下去,就是每天下午,她练击剑,又或者射箭的时候,都带着小姑娘们一起。一时喊杀声震天。 这一日,颜神佑看到小姑娘与她排成一线,齐齐托起弓来,对着二十步外的靶子,她一松手,小姑娘们一起发箭。忽然就想到:md!这个可以有啊!这tm不就就是冒顿鸣镝吗? 颜神佑掌心开始冒汗,忽地又开始不自信起来。这个,说来惭愧,不知道为什么,近来但有计划,无不被pia。事实还证明,挨pia是她活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