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_第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节 (第1/4页)

    又看积木和拼图一类,觉得也挺不错的。颜肃之道:“这倒可以,如今春耕已过,他们也闲,我再去的时候,叫他们村子里的木匠做出来就是。”

    颜神佑惊讶道:“那村子里的木匠识字吗?”

    颜肃之道:“略认得些,又不是做学问!照着稿子总是会的。在家里唤人来做,又要磨牙。”

    颜神佑就不问这个了,却缠着姜氏:“阿娘,借我几个人呗。”

    姜氏大惊:“你又要做什么?”

    颜神佑道:“借几个人再做几副香包,阿琴她们还要跟着我,怕不得闲。找阿娘借几个人来做些,或送人,或是替换用旧了的。”虽然她玩了一阵儿,又不太想玩,不过有备无患呢。

    姜氏松了一口气:“这有什么难的?你要送谁?”

    颜神佑道:“我明天不是要到京里去吗?就随手了呗。”

    姜氏这才欣慰地道:“也好,这个你就不用cao心了,我命人做去。”又与颜肃之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都放心了一点。

    姜氏忽然有一种直觉,觉得如果放任颜神佑继续跟客女奴婢这么搞下去,不知道她还要搞出什么化学反应来。想到在京里时,她根本接触不到什么工场农村田间地头,所以表现得还算是个正常的土豪家小朋友。就越发坚定了要把闺女扔到京城去较正一下的决心!

    颜肃之附议。

    似乎最大的改变,就是从这小东西去挑了一群客女开始的。掐一掐这根源,应该还是有救的。

    ————————————————————————————————

    从这一天开始,颜神佑的学习生活开始加倍的忙碌了起来。

    姜氏出了月子,听说颜神佑在这一个月里,过问过家中厨下饮,安排过几次菜单。还过问了洒扫情况之类,都问到了点子上。便想让她锻炼一下,分派了些家务给她,比如让她安排一下晚饭。

    想颜神佑如果入京,身边的事务虽然有阿圆随行,还是需要她自己有主意。姜氏有点担心又有点心疼之余,还是硬下了心肠,加紧训练女儿。除了这些小事,姜氏更加紧了颜神佑对于京城人际关系的教育。教了许多京中家族之间的关系,结合着谱学,给颜神佑拟定了新的课程。这些都是在齐凭正常教学之外的内容。

    她又和颜肃之一起,给颜神佑拟定了入京之后要拜见的长辈的次序。头一站是姜家,第二站是楚家,第三站就得去唐仪那里。唐仪听说他女婿生出来,不由欢乐开怀,就要跟他舅请假,亲自跟着姜伍一块儿过来。

    结果被他舅和他娘联手揍了一顿,蔫儿蔫儿地回家让蔡氏打包了许多礼物送了过来。蔡氏对结这门亲,忽又生出一点犹豫来——“颜家连丧四命,似有不妥。”被唐仪一挥手:“人老了怎么能不死?颜三儿那是自己找死,德行有亏。颜二我是知道的,人很好。”

    ……能跟你玩到一起,这人品本身就值得怀疑好吗?

    饶是如此,蔡氏也不能失了外气,准备的礼物也是样样周到的。唐仪还哭天抹泪地写了一封信,写信期间真落了好些眼泪到纸上,信纸都有些皱皱巴巴的了。颜肃之收到之后,十分感动,拍板将颜神佑的第三站就定在了唐家。信的末尾,他还添了一句,你岳母前阵子有点小病,你放心,我老婆去看过了,不是大病。

    这也是颜肃之果断答应了姜氏,允许颜神佑去京城的原因之一了。不过这事儿他瞒下了,没敢跟姜氏说,怕姜氏着急。算一算蒋氏的年纪,也是得病那么一病了,到了这个年纪,一觉睡过去醒不来的都大有人在了。只是除非蒋氏真一病不起,或者死了。小一些的病痛,以姜氏现在的情况,也不能就这么打包回了娘家探病。还不如不告诉她,省得担心。

    不过,颜肃之还是写了封信回去给唐仪,请他帮忙盯着点儿,一有变故就通知他。

    接下来就是去跟楚氏汇报,来年姜家有喜事,要让颜神佑过去云云。又悄悄跟楚氏说了,唐仪的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