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6节 (第4/4页)
儿子? 这话,也只有郁陶能说。 米丞相见火候到了,连忙起来请罪:“是臣等无能,不曾教导好太子,使太子疏远小人。”太子什么都好,就是抬举水货们达到一个他们hold不住的层面这一点很糟糕。必须遏制,必须让太子跟水家人隔得远远的。 可太子也确实被刮到了一点酒水,颜肃之也不能不受一点惩罚。 皇帝快将水货们恨死了,他先前是看好颜肃之,想将他当做奇兵的。及起复回京,又见他在刷仕林声望,且为太子尽心尽力——编写典故大全——便以为自己没有看错人。还想嘱咐太子,日后有事,可咨询颜肃之。他虽然安排了世家来保护太子,心里却更倾向于“自己人”。 现在落下好大一个芥蒂,要肿么破? 处罚颜肃之?不妥。 不罚?也不妥。 皇帝只好借口快过年了,事情太忙了,先把这件事放一放,让颜肃之闭门读书,等年后闲下来再处理。这是个缓兵之计,为的是争取时间,他好暗箱cao作。等安排好了,不用过年,这事儿就能解决了。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一件事情:削了水家一家的门籍。门籍可以视作是入宫通行证,削了门籍,水家一家子就再也入不了宫了。 水贵人由此记恨上了颜肃之,可她不敢跟皇帝抗议。皇帝却又示意太子为颜肃之讲情。太子十分不解:“这明明是藐视于我!” 皇帝恨铁不成钢:“是你先藐视礼法的!”掰开了揉碎了跟太子讲,皇帝,最重要的是江山,要守住江山,就得靠人才,朝廷里的都是人才。水货们,就是水货,那是不能保修的,不能当顶梁柱。为了水货损栋梁,是在犯蠢。任何对江山有威胁的人,都是敌人。想对水货们好,就给他们金银,给他们田地奴婢,但是别让他们蹦跶! 皇帝还是有威严的,尤其水货确实……卖相不佳且能力有限,太子也不是不明白。还是觉得颜肃之不给他面子。 皇帝道:“拿了里子,再拿面子!还有,为君者,肚量要放大一点。”又举了无数不拘小节的皇帝最后因此得益的例子。 太子想了想,道:“儿明白了,儿便上本?” 皇帝道:“上什么本?你等会儿,当着几个人的面儿,跟我说一声就得啦。” 原本事情因太子之“大度”,就此了结。太子坐收名望,如果颜肃之再蠢一点,就会对太子感激不尽,太子又可收伏一个有用的人。颜肃之也不是没有收获,这样硬气地抵抗外戚,他也可以刷到一定的声望值。 可事情没这么容易,坏就坏在……颜肃之先前得罪的人太多。 比如,姬家。姬家虽然走了,但是却是被颜肃之“逼走”的。姬家不同于尚家,姬氏不曾没落,姻亲到处有。姬家外孙女儿唐小娘子在梅园想为难颜神佑,只是个小菜。 正经的杀着,却是成年人们发出的。姬前少傅的外甥,现在为御史,乃是姓蒋,虽与蒋廷尉不是一支,却是同源而出的。蒋外甥一本参上,奏颜肃之无礼,虽然太子不计较,可是国家还是有法律在的,不然以后大家都以太子仁慈,对太子不恭敬,可怎么是好? 皇帝想咬死这个王八蛋!可王八蛋的嘴巴比他咬得还牢,死咬着这个理儿不放。 皇帝只好搬出了“朕很忙”这个理由,先拖到年后再说。 颜肃之正好过了个轻松的年,四处吃酒,大家还要夸他揍水货揍得好,本来嘛,这国舅就是山寨的!米丞相家这等行货都这么谦虚了,水货这样真是太欠揍了! 颜肃之对此等评语皆一笑置之,唯在姜家吃酒时,听姜戎夸他的部曲。顺口将他训练部曲的方法给说了出来,姜戎没想到能听到这样的秘笈,连连摆手:“这事要紧,我听了不妥。” 颜肃之道:“古往今来的兵家,著书立说的也不少,先贤都不藏私了,何况于我?你愿试就试,只是,有时候未必有效就是了。如今情势,我看不大妙,亲戚们守望相助,你好我也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