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节 (第3/4页)
儿,将奴婢隐户析出,其余的牛、羊两家固定田宅都空出来,也不分与人,只罚没了,把田地招人耕种而已。这些隐户隐田,从两家私下隐藏,就变成了颜肃之这个县令“官隐”了。 颜肃之还要忙的一个就是判罚,反正人都已经砍了,怎么说,全在他。海匪能算功劳,这些地上的人,就另有说法了,十六岁以上的,可以说他们在勾结行凶的时候被击毙——颜神佑已顺手塞了好几套海匪的衣服在他们家,定罪很容易。 于是,十六岁以上的,死了白死,其余的,按规定,朝廷是不能杀的,得流放。于是颜肃之将这些都弄好,再上报。 后继的工作,比卢慎起草的第一个版本慢两天也发了出去了。 颜肃之正准备拎着他闺女来教育一番,卢湛来了,颜肃之只得又接待了他们。卢湛问他忙什么事儿,他便说着说了。这大舅子和妹夫两个吓得不轻,颜肃之又和颜悦色地安抚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们不惹我,我何必理他们?”又说,马上他要设宴了,大家都要来啊。 两人哼哼哈哈答应了,落荒而逃。 颜神佑一直躲在屏风后面,见证了这场包括送礼(慰问保卫本县安危的子弟兵用)一共不过十五分钟的会面。等卢湛等人离去,她笑得弯了腰。 颜肃之伸手弹了她脑门儿一个响:“笑什么?你还知道将你阿娘和六郎往山上送,是想好了退路,可你想过进的路没有?” 颜神佑:“啥?” 颜肃之咬牙道:“是呀,你爹我‘立了大功’(这四个字说得咬牙切齿),一千多个脑袋呢,封侯都够了,还烧了四条大船,嗯?三十余条小艇?呵呵。” “对啊!干嘛笑这么奇怪。”颜神佑心里还挺美的,这件事儿吧,她也有功劳呢,嘿嘿。 “所以啊,你爹我快升职调走了t t” 颜神佑:……卧槽! ☆、93·善解人意帝 熊孩子这种生物,天生就是为了坑爹这项伟大而神圣的工程存在的。 一个孩子熊不熊,不是看他/她是不是过年的时候跑亲戚家里可着劲儿地作,见什么要什么,拿什么祸害什么。有时候,凡事不用cao心,规规矩矩的,也能纳入熊孩子之列的。比如,颜神佑。 一听颜肃之说就要高职入京了,颜神佑整个儿都傻了。对哦,这样大的功劳扣到脑袋上,不升职简直没天理了! 可是……这尼玛才把家搬到这儿来啊!再往哪儿去找这么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儿啊?归义这地儿多好啊,地方又大,人又少(……),离京城还远,刚刚还掀掉了两个豪强。跟山民的关系得到了初步的改善,哦,还垦荒了,还把自家一千多户部曲拿来建坞堡了,坞堡都建了一半儿。对了,最要紧的是在这里开了盐田,还招募训练了当地几千士卒…… 总之,形势一片大好。根据地建设得有声有色,人民幸福指数直线攀升,归属感强烈。 现在要搬家?傻子才搬! 颜肃之这个情况,反正明儿上说,功劳全是他的,必须是要记一大功的。从军功方面说,封侯不难。颜肃之又有背景,在皇帝那里也算是挂了号儿的,稍一运作,就十拿九稳了的。你让个侯爷继续当县令?这画风明显不搭啊! 不是说有爵的人就不能做官,这是错的!有时候,必须官和爵同时有,才是正常的。打个比方,丞相这个职位,一般干这一行的,都必须是侯爵以上。假设一人,水平真的够了,但是无爵,为了面子上好看,也要给你封个侯——哪怕是意思意思给个食封几百的乡侯——就为了搭配。【1】 当年楚丰出镇,就带着自己家祖传的爵位,兼领了刺州、都督军事等职的。现在的米丞相,身上有的还是个公爵呢。可人家搭呀。 到了颜肃之这里,爵位低了,那肯定是亏了。可一旦封侯了吧,这县令放在身上,那就显得怪异了。人家有了爵位,宁愿不当官儿,也要往京里钻,你这扎根穷乡僻壤的,这就奇怪了。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