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节 (第3/4页)
那些根本不熟的官员和将领的功劳,只需要发旨和赏赐爵位金银就足够了,哪怕真的将他们的名单送上来,自己也会因为根本不认识这些人而压根不去细看,徒耗时间罢了。 扶苏与嬴政不同,嬴政喜欢事事亲力亲为,可扶苏更爱提纲挈领,带着这种心思,蒙毅送上来的满屋子书简他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已经看完,完全明白为何父王如此看重蒙氏兄弟。 蒙恬上将军能退胡人、包边关百姓生活安定自不必多说,而蒙毅,他果真是个沉稳有度、细致谨慎的人,直接将呈递到自己面前的赏功内容按照军功、政功、民功、列国人士之功分成了四个条目,四个条目之下又各有小项,简直一目了然,令人看了不会产生丝毫疑惑。 如此一来等到蒙毅快速梳洗进餐,急匆匆赶回书房的时候,扶苏已经和扶苏两人商量起了大朝会的礼仪问题。 “太子看得竟这么快。”蒙毅真心赞叹一声,已经坐在他们面前,他心想太子毕竟刚刚处理政务,指不定有什么没考虑周全的地方,因此干脆不嫌浪费时间的将书简之中的内容叙述一番。 扶苏明白蒙毅的苦心,并未打断他的话,甚至在蒙毅结束后顺着他的意思提出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随即,开口道:“此后天下大定,大朝会中文臣的数量必定越来越超过武将,而出了触犯秦律的囚徒之外,也需教化民心,恐怕一直被我大秦斥为无用儒学要引入朝堂,到时候他们最爱说的‘法先王’定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国尉丞想好应对之策了吗?” 蒙毅顺着扶苏提出的问题想到扩充到七十三人的博士官,不由得觉得自己头大如斗。 (╯‵□′)╯︵┻━┻要是儒生这么好对付,就不会有腐儒的说法了,太子你也太会给臣找麻烦了啊! 这样特别不和谐,你造么?! ☆、第111章 我有特殊的商谈技巧 蒙毅心中叫苦不迭,对着扶苏却恭恭敬敬的应承道:“长公子放心,臣虽未曾考虑过此事,却可在大朝会前一一找到博士学宫之中的博士官详谈,他们都是饱学之士,即使未必有经国之才,却也绝非不明事理的人,只要知道分疆裂土之事于国无益,定然不会固执己见。” 蒙毅显然也清楚儒生们的尿性——“凡是先人做过的就是最好的,凡是违背先人所做的都是最糟的”——立刻了悟了扶苏话中隐藏的意思,猜到了儒生们若是知道嬴政并无分疆裂土赏赐子女的想法,定然会炸开,频频上奏,闹得朝中不宁。 秦王嬴政品性强硬,具有超凡的胆略,自他执政以来,追求的就是强大,为此不断摸索新路,引领着秦国朝堂做出许多改变,从不满足于先王为他遗留的荣光,想要让他延续旧制,眼睁睁看着秦国陷入周朝时期那种诸侯分治、刀剑相向的局面,是绝无可能的。 对嬴政来说,创新之路上经历挫折和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旧制是错误的,仍旧蒙头踏上这条不归路,因此,若是儒生们提出在疆土治理上“法先王”,他们绝对会和秦王嬴政爆出激烈的冲突。 儒家学派讲究“有教无类”,因此学生最多,遍布五湖四海,若是秦王和儒生之间闹出矛盾,结果简直不堪设想,对秦国征服民心更是没有一丁点好处。 蒙毅脑中快速滤过这些内容,心中忽然一凛,意识到太子在自己还没考虑过的问题上已经想得如此深远了,不由得对年不满弱冠之年的扶苏接下大王权柄而感到心悦诚服,叩首的姿势也不如最开始那般,仅仅因为扶苏地位而维持的僵硬了。 扶苏看出蒙毅态度上的转变,微笑着伸手将他扶起,一双如海洋般深沉包容的眸子看着蒙毅,轻声道:“那么此事便要劳烦廷尉丞了。” “太子客气了,廷尉府将博士学宫的权利下方,博士学宫领头人也是年轻气盛之人,骤然手握大权,难免举止轻浮、不服管教,臣去压一压他们本是应该的。”蒙毅顺势起身,他身子微微一晃,赶忙抬手捏着额头,脸上露出难受的神色,没等他站稳身体,内侍梁已经上前扶住蒙毅的手肘,托着他在原地站定。 扶苏立刻道:“国尉丞不如先去歇息几个时辰,看你面色发青。” 蒙毅再次捏了捏又晕又胀的额头,抬头强笑一声,摆手不当回事的说:“国事要紧,博士学宫新进来的这些博士官谁知道都是些什么性子?要是有一两个喜好掐尖挑事儿的,大朝会一团喜气就要被他们弄糟了。臣比大王还年轻不少呢,身子扛得住。此事一了,臣就蒙上被单睡他十个时辰。” 蒙毅说着笑了起来,拱手向扶苏辞别,扶苏皱着眉头,赶忙吩咐:“粱,派人用马车将国尉丞送回去,别让他路上自己走,确定国尉丞到家歇下了再回来。” “是,太子,奴婢明白。”粱应下此事,扶着蒙毅走出书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