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节 (第4/4页)
对嘛!这才是咱东北茬子!”他用宽厚的大手拍了拍许诺的肩膀:“你是个好样的,就冲你这不服输的劲儿,就比那老刘家的娇娇女强多啦!将来就一定能有出息,比谁都有出息!” 村长说这话那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老刘家说得就是刘巧月家,因刘巧月他爸刘爱国以前是村支书,刘巧月的妈呢孙晓娟是妇女主任,也算是村干部,与村长也都挺熟的,一来二去的村长也就知道了刘巧月是个什么样儿,又见她和许诺是同年月同日生的,连时辰都没差啥,就难免比较了一番,又叹气:“老刘家那闺女是完蛋了。” 村长媳妇纳着鞋底子撇嘴:“就他们家那么娇惯孩子,想不完蛋?难!” 村长和刘爱国关系一向不错,不怎么爱听,瞪了一眼村长媳妇,在炕琴里边翻出来一张纸,戴上眼镜瞅了瞅,才递给许诺:“你看看这个,这是年前城里边送来的,你要是觉得没问题,就签了。” 把村里人送到城里当正经的工人村长是办不到,比较现在当工人比当兵都吃香啊!当兵那一年还给村里下几个名额,工人那名额却不是那么好拿的,但你要说把村里人送去城里当临时工,这总名额他还是有两个的,这个名额还是留给他儿子的,想着农闲的时候娶当个临时工能多挣点是点,不过现在却给了许诺。 许诺接过来一看,是县卫生队的临时工合同。 * 1979年2月,在许诺签了县卫生队的临时工作合同并且已经办理了函授教育的同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而而吴家也因为战争的爆发,整个好似天塌下来一样。 吴母抹泪,哭的眼睛肿的像核桃,嘴里还在埋怨:“当初宝仓就说不去当兵,不去当兵!就你非得让他去,现在好了,好好的一个大小子,生死不知的……” 吴父摔了最心爱的烟袋锅子:“怨我怨我都怨我!我知道要打仗啊?!当初我说送他去当兵,你反对了没有?!你没有!出了事就都怨我!我那是为了谁啊?要不是那不孝子迷恋那个许诺,我犯得着送他去当兵!” “不孝子不孝子,你整天就会把这三个字挂在嘴边!我宝仓那里一点对不起你!现在他都生死不知的你还骂他不孝!他不孝顺你现在摔的那烟袋锅子是谁给你买的?!你身上穿的那一身皮是谁给你买的?!你个没良心的死兽!我的儿啊,我可怜的儿……” 吴母越说越难过,直接拍着大腿哭了起来,吴父被哭的心烦意乱,抱着头蹲在地上,吴小莉眼见着家里天昏地暗,也没什么心思去上学了,她也实在受不了家里压抑的气氛跑出去找刘巧月玩。 因为吴宝仓的事,吴小莉渐渐的疏远了许诺,可这个年纪的姑娘怎么能没朋友?她和刘巧月同样在县里上初中,放大假的时候在回家的路上总难免碰上,以前因为嫉妒,吴小莉从不喜欢沾上刘巧月,前阵子的事吴小莉也觉得挺讨厌刘巧月的,但…… 谁让刘巧月是刘力侨的meimei呢! 就这样,哪怕是对刘巧月还是挺不喜欢的,吴小莉还是加入了刘巧月,刘力侨的小队伍,成了大郭屯的一道风景线,甭管三个人心里都想的是什么,可表面上关系就很好。 “你也别太难过了,兴许你哥只是一时间忘了给家里写信呢?” 刘巧月陪着吴小莉走在屯子里的小路上,虽然受不了路上的牛屎什么的,也强忍着,最主要还是吴小莉的哥哥因为去当了兵没了消息这种大消息可是能去学校说的大话题,她生了那么久的病,在学校的人缘难免差了些,当然要自己找话题重新融入进去,更别说她也挺好奇的,这才忍耐着陪着吴小莉逛大街。 她不说还好,一说吴小莉就更难受了:“我哥怎么会忘了我们呢!他一定是出事了,一定是出事了的!你哥才把你忘了呢!”吴小莉不喜欢刘巧月,从一早开始就不怎么喜欢,她一直觉得刘巧月太能作,又总是用鼻孔看人,要不是为了刘力侨,吴小莉怎么会委屈自己和刘巧月做朋友?可是今天刘力侨不在,他是高中生,跟他们的假期多少都会有些不一样,比他们要晚放假一两天呢,没有刘力侨陪着,吴小莉当然不会对刘巧月多有耐心,多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亲asu扔了一个手榴弹,破费啦亲爱的~ 我们这正在打雷,这一章发的匆忙,没改错,我会在明天发文的时候统一修改~ 另外文中若是有虚构不合理的地方欢迎亲亲们指出和教教我,能改的我尽量改,然后这一章肯定是虚构了,我查了好久的资料只查到这么些,然后就只能写让女主做临时工,然后接受函授教育,什么是函授教育教育亲亲们可以百度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