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_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节 (第5/6页)

,我们刚才在墙壁上,看到的那些奇怪的壁画。虽然只是一些,线条勾勒出的画面,可是给我心里的震撼,绝不亚于现实中的影像。当时看到壁画的那一刹那,我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石墙上的电影,我心里复杂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问夕羽惠,以前听说过那种会动的壁画吗?夕羽惠皱着眉头摊摊手,对我说,她要是听说过那种东西,就不会当时看到壁画动起来后,惊讶到失语了。夕羽惠说古人的智慧绝对不会比现在人低。古时在西域,就曾有人凭借自然力量,例如闪电、大雾等,记录影像的事情。据传地藏普桑,有一面“万世镜”,被照入万世镜里面的东西,都会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万世镜,演绎出曾经之象。而我们看到的那面石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万世镜,把曾经描绘在墙上的东西,纷纷记录下来,而我手中那两颗一红一蓝的玉石,就是启动墙上活动壁画的钥匙。石墙被两枚玉石启动之后,曾经记录在石墙上的那些画面,又被一一呈现了出来。夕羽惠认为,墙上的壁画之所以可以像影像一样的动起来,肯定是在壁画中有我们现代人还不曾探索到的奥秘。

    我是挺同意夕羽惠对古人智慧一说,或许我们现在见到的,都是曾经上古,或者是远古鼎盛文明的产物。为什么各种描述,上古或者是远古的传说中,会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许那些事情,以前就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那时的文明出现了断层,以至于后来的人,不能理解先前的文明,所以只能把那些,自己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东西,归类为神话或者是传说了。这种事情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面对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往往把它归为上帝所造。

    我坐在那里,脑海中仔细的想着,那副动态的壁画的各个场景。先是光秃秃的墙上,出现了三个龙首人形的人物,“龙首”分别是应龙、陀龙和地龙。应龙居于中间偏上的位置,而陀龙和地龙首出现平行位置,说明这是在,突出应龙首的地方,也就是说应龙首,是高于陀龙和地龙首,后两者的地位处于平行。

    可是当石墙上的画面,开始变动时,我就完全看不懂,墙上在讲述什么了。陀龙和地龙身体向麻花一般缠绕在一起,而后吞噬了两个巨大的人形黑影,我也想不明白,那两个黑影究竟是指的人,还是有其它隐晦所指?因为动态壁画中,每一副话都刻画的相当精致,恰恰就在那两个黑影部分,刻画的异常模糊,除了人形,完全辨别不出其它特征。

    而后就是缠绕在一起的陀龙和地龙,开始各自吞食对方的身体,吞食的过程中,二者的身体在墙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环形,并且在吞食这一过程中,原本紧紧缠绕在一起的身体,竟然随着吞食而“解开”了,各自的身体,被吞到了对方的口中。

    我想起之前看到地龙和陀龙相互吞食时,问夕羽惠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当时她并没有来得及回答我。于是我这时又轻声的打断了,看起来正在全神思考的夕羽惠,问道夕羽惠,关于地龙和陀龙相互吞食的场景,是不是尤其特殊的含义?

    夕羽惠点点头,对我说道:“这种特殊含义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我觉得最合适的解释,就是永生即转生,或者可以理解为是不死不灭!”

    第九十九章 不死不灭的循环

    随后夕羽惠对我解释说,很多不同的文明之间,都流传有一个相似的神话故事,就是传有一条吞食自身而存活下去的蛇,或者是龙。这里面隐含的意思,是在比喻从诞生之日起,不断蚕食着昨日的自己,并且可是在死后转生,重新由婴儿开始,重复新的一生。咬住自己的尾巴,并将其慢慢吞噬,从而首尾相连的蛇,就是生命轮回往复的象征。

    这个神话故事,在古印度文明中是衔尾蛇蛇神舍沙,它环绕着龟神俱利摩,支撑起负责背负整个世界的八头大象,意味着世界的永生。而在古中国文化中,特别是中国的红山文化中,是有象征其意义的“盘曲之龙”的符号。它象征民族长生不衰的标记。在基督教中,人们普遍认为,吞食自己身体的蛇,是整个物质世界的边境与限界,其“自我消减”的特性,也象征著追随《传道书》中的传道者足迹,在转瞬即逝的世界里,一个短暂的有限的存在,同时作为“循环定律”的标志,是泛神论与神秘主义中“自我毁灭”的代表。而在东欧国家的独神论派系教堂中,这种“衔尾蛇”是一种重要的徽纹。东欧基督教,有一个俗称拜蛇教的支派,信奉的就是衔尾蛇,并称其为“圣蛇”。而在诺斯底主义中,衔尾蛇则象征“无限”以及“世界之魂”。在很多西非的宗教里,蛇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半神艾度斐度的形象,正是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大蛇。

    说道这里夕羽惠不忘打趣的说道,“你最爱的球队国际米兰,不就是叫做蛇精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