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4/6页)

佛是山中蒸发了一样。民警们四处搜山还是一无所获。第二天又来了一批帮忙搜山的民警,仍然什么都没有找到。甚至是当时的事发地点,张琳他们也再也没有找到。在山中路过的地方,好像是他们这几天都没有经过的山路一样。以至于张琳都有种错觉,觉得他们是找错山了。可是进山的山口,当时的向导与他们分手的时候,在那里做上了记号,他们那晚出山的时候,也是看到了那处记号,从那里出山的。这次与民警一同进山,同样是看到了那处记号,而且镇子上的那位带路人,所带入的也是这座山,所以张琳觉得就是这座山无疑。只是他们当晚所经历的一切,就像是在别处发生的一样。在整个搜索的过程之中,也没有发生任何诡异之事。最诡异的莫过于找不到事发地点,还有那十二个人的蒸发。

    连找了三天都是一无所获,最后警方觉得那些人可能是从别处出山了。而且镇子里面也有些人向民警说过,他们在事发的第二天晚上,见到一群人从那座山所在的方向进入镇子,然后又匆匆的从镇子离开。警方认为那群匆匆离开的人,就可能是在山中消失的考古队员。他们只是在山中暂时迷路而已。

    所以这件事到最后,也就是这样不了了之。官方的解释是:那批失踪的考古人员,因为暂时迷路,才与我们失去了联系,最后又找到正确的路线,从山中离开并回到了镇子。只是并没有来得及通知我们几个人,这才造成了误会。

    张琳和记录员曾经试着将自己当晚的所见所闻,讲述给其中的警方,但是警方对于这种说法,根本不屑一顾,甚至是以为他们受到了太大的精神冲击,这也是为什么回到北京后,学校安排张琳回家静养一段时间的原因。

    至于阿南的事情,张琳告诉我,当时阿南那种诡异的行动姿势,她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实在是太过诡异了。阿南的全身就像是没有一块正常人的骨头一样,整个人的身子以非人的姿势在向树上蠕动。远处看去,我以为是一条大蛇在向树上运动。并且阿南当时的那种狰狞恐怖的表情,也深深的刻在了张琳的脑海中。说到这里张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我拿起张琳的水杯递给她,轻声地说道:“好了,好了。别想了,都过去了。”

    张琳接过水杯,就开始轻轻的啜泣,眼泪也是滴滴答答的落了下来。一滴滴的泪珠泪珠划过她的脸庞。

    我是最见不得女人哭了,张琳这一哭,我完全慌了。赶紧在一旁安慰张琳。可是,我越是安慰,张琳哭的越是凶。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这段回忆,的确触及了她内心之中最脆弱的部分。李兜这时也给我使了一个眼色,并冲我摇摇头,示意我别安慰张琳了。

    我坐在一旁,思考着刚才张琳所说的事情。她提到的那位“老师”,引起了我的注意。之后张琳说起报警的时候,也只是说她与那名记录员参与,并没有提及那位“老师”。

    这位“老师”再从山上出来之后,为什么会匆匆离去呢?

    第五十四章 考古队里的秘密(一)

    我越是想,越觉得这个“老师”问题越大。不仅因为他是仅有的三个能逃生的人之一,而且这个“老师”还能在夜晚,带着张琳他们从山上出来。而且有过野外求生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当时那种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不明山路,极有可能误入歧途。所以这起码说明了“老师”对山中的路极为熟悉。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就说明,“老师”可能并不是第一次进入那座山了。

    而且在张琳他们出山之后,就没有听到张琳再提到“老师”,可能“老师”在他们出山之后便离开了。按照常理来说,一队考古人员失踪,“老师”又是队内德高望重的人,应该是带领逃出山的张琳等人,一起同民警寻找失踪的考古队员。更不应该提前离开镇子才对。

    我现在挺想开口问张琳,关于“老师”的事情。可是张琳此时还是在不停的哭,哭的时间久了,张琳的声音都有点沙哑了,到最后估计眼泪都哭干了,只剩下啜泣了。我对张琳小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爱哭。这个特点看来是一点都没有变。我长大了一点,读了《红楼梦》,那时候看到《红楼梦》里爱哭的林meimei,我都不自觉的能联想到小时候的同桌张琳,如果单说是爱哭,此“林meimei”比起彼“琳meimei”,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张琳那才是叫做真的爱哭。我记得小的时候冬天天冷,有一天放学的路上寒风一吹,张琳突然“哇”的一声就哭了,当时吓得我一哆嗦。后来问张琳为什么哭?结果她告诉我,天气太冷她被冻哭了。从此之后我对张琳的哭,已经有些免疫了。因为风太大她会哭,天气太热她会哭,放暑假她会哭,连同学普通感冒生病她也哭。

    想到这里,不仅有些怀念当时无忧无虑的日子,也庆幸自己对小时候那些童年的记忆一直没有忘却。可是时间真的是不经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