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_第12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4/5页)

张琳进一步的解释说,这个人可是野外考古的一把好手,去过更多神秘之地。他们俩要是见面了,肯定有不少共同话题。

    我说完之后,便反问道张琳,“你刚才说了半天,也没说明白这獊敂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你怎么能肯定,我手中的这两块玉石,就是出自那座獊敂山。你自己也说了,獊敂山都是一座传说中的山而已。那所谓的‘天眼’应该也是传说中的东西罢了。”

    张琳听到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居然嘴角还扬起了淡淡地微笑,随后她将手中的本子,向后翻了一页,并指着本子上一处画有类似玉石样子的简笔画告诉我,这张简笔画,就是当时她根据当地人,口述的有关獊敂山天眼传说中所画的,刚刚张琳看到我拿出的那两块玉石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张简笔画。因为玉石和她当时根据简笔画画的模拟图基本相似。加上那两块玉石的质地很是特殊,并不是那种可以花钱就能买到的玉石。所以她才肯定,那两块玉石就是出自獊敂山。

    而獊敂山所在的位置,就是在现今西藏自治区内昆仑山附山附近,和传说之中一样,獊敂山周围群山林立云雾缭绕,天然的屏障的形成,使现在的獊敂山和传说之中非常的相似。并且根本没有进入獊敂山的山路。距离獊敂山最近的一处藏寨,也在十几年前被迁移了。当时给张琳讲述獊敂山传说的那位藏民,现在早已不知了去向。

    獊敂山其实只是藏区人对那座山的称呼,獊敂也是藏语直译而来。大多数外地人并不知道这个称呼。很多那些外地人都称獊敂山为仙山!

    第五十八章 找到线索

    我心里一紧,果然这两颗玉石和仙山有关系。心想说了这么大半天,结果绕了一圈又绕回仙山来了。如此看来,张琳所说的獊敂天眼,和我在仙山找到的魔眼,可能就是一回事儿。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我心里更是愈加奇怪,这两颗玉石,怎么会出现在我们家的地下室呢?

    见张琳对仙山有所了解,我不由的问道张琳,她还知道什么有关仙山的事情?顺便拿起她的笔记本,准备向后翻几页,看看本子上面还记着什么东西。

    谁知张琳见我要拿本子,她便快速伸出手,一手摁在了本子上面,随后将本子一抽,又放在了自己的怀中。

    张琳这种“过度”的反应吓了我一跳,我冲她摇摇头,对她说道,“我看看而已,你不用这么大反应吧?”

    张琳表情很是自然,淡淡地也朝我摇了摇头,嘴上甚至还挂着一丝微笑,回答我说,“你又不是专门从事考古工作的人,又不可能去獊敂山。再说了,关于獊敂山的事情,我把我知道的已经都告诉你了。知道那么多还不够,干嘛非要看我的笔记呀?”

    我有些隐约的感觉到,我对獊敂山极大的兴趣,加上曾经还去过末戗古城的经历,已经让张琳对我有所“疑虑”了。所以我只好放平语气,不急不慢的告诉张琳,我对獊敂山如此感兴趣,只是因为对我手中的两颗玉石兴趣十足,想多知道一点关于这种玉石的情况。并没有其他深意。

    张琳依旧将笔记本抱在了怀中,闭起眼睛脸上一副沉思的表情。大约过了半分钟,张琳才开口对我说道,“这本本子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记载,不太适合让你看到。所以我才把本子收了回来。但是獊敂山和你所有的那两块玉石的事情,我把我知道的已经全部都告诉你了。总而言之,你这两块玉石价值不菲。你算是捡到宝贝了。”

    张琳话音刚落,李兜也在一旁帮腔,让我体谅一下张琳他们的工作。说从事她们这种工作的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本或者几本这样记录传说、遗迹等等资料的本子,万一哪天真被发现了一处真迹,那就算是苦媳熬成婆了,所以这种本子一般都极少示人……

    李兜还没说完,我就赶忙打断了李兜的话,让李兜别再赘述历史工作的状态了,从昨天开始,一直听李兜讲历史工作的事情,听的我脑子都有点大了。看到我这种烦闷的表情,李兜和张琳不由的笑了。

    该办的事情都办好了,时间也已经不早,李兜告诉张琳,我们也该走了。毕竟已经耽误人家张琳一下午的时间了。而且我们的车况堪忧,这种天气下,开着那种老爷车走夜路高速不安全。

    张琳也没有挽留我们,只是让我先收起桌子上的玉石,然后送我们到了楼下,让我们路上注意安全等等。将要上车的时候,张琳轻轻地拉了我一把,示意我等一下。李兜也识相,看到张琳拉我,朝我们两个人笑笑后,她自己率先上了车。

    张琳叮嘱我,让我一定不要和李兜去找九重子。我点头回答张琳,既然刚才我都答应了她,就肯定不好再去找什么九重子。也不会让李兜再有那种想法。而且我们都不知道具体的位置和路线,更不可能贸然前往了。现在都是成年人了,不是以前打打闹闹的小孩子了,做事会有分寸。

    张琳满意的笑了,随后她掏出手机,我们二人交换了电话号码。大家既然住的这么近,以后有事没事也能有个照应。我拍拍张琳的肩膀,很豪气的对她说,“以后有什么事儿,尽快给你星爷打电话。”

    张琳则有些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